曹操的三個謀士參謀誰更厲害一些?
曹操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二和他有足夠多能力強的文臣武將是分不開的,武的有張遼、張郃、夏侯淵、徐晃、曹仁等一流將領,文的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劉曄等一流謀士參謀。荀彧是曹操的股肱,在曹操還是小軍閥的時候就追隨著,為曹操規劃出爭天下的路線,先定兗、豫、徐、穎州,挾天子以令諸侯,招安各方無主勢力,然後與袁紹決戰於官渡,但荀彧一直在後方為曹操守基地,負責後勤,沒有隨曹操出征過所以不把他算在內。程昱、劉曄等現在又沒多少人有感所以也不提了,現在比較的是荀攸、賈詡、郭嘉。
荀攸一直是曹操帳前謀主,在曹操和袁紹對戰中救劉延於白馬設計斬顏良,使關羽一戰成名,以輜重誘袁軍斬文丑,薦徐晃燒袁紹輜重,勸曹操用許攸情報破烏巢斬淳於瓊,讓曹洪收降張郃。強強相爭靠的就是謀略,通過荀攸使曹操戰勝了一生最大的競爭對手袁紹,從而三分天下有其二。至余荀攸對呂布、張繡、袁紹諸子這些小勢力使的謀略不提也罷。曹操曾讚賞荀攸: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荀攸也的確稱的上是軍師這樣稱號,南北朝輔佐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的第一謀臣張袞,曾對人說:「樂毅為燕昭王出謀略,荀攸竭心輔佐曹操,能輔佐一代英主,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把荀攸和著名將領樂毅相提並論,可見荀攸軍事上的謀略也出類拔萃。
賈詡在官渡之戰中也勸曹操用許攸的情報,但這應該是荀攸先提出來,然後賈詡附和荀攸的意見,不然《賈詡傳》中也不會沒有這方面的內容,《賈詡傳》裡在官渡之戰賈詡只向曹操說了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這樣沒有實際意義的話,說聽是鼓勵說難聽就是在拍馬屁。
賈詡在軍事在有兩個計謀是成功的,一個是助張繡打贏了曹操,一個是助曹操打勝馬超,但這兩個計謀看似成功但讓人不爽,一個在對方逃跑的時候上去踹他下屁股,一個在對方認輸並打算賠錢送兒子的時候上去踩他一腳,就像是個無賴,也不管什麼是窮寇莫追什麼是投降不殺。賈詡善長背後打人但沒能在兩軍面對面時使用謀略,他的計謀也沒能使曹操、馬超徹底失敗,張繡後來也投靠了曹操,馬超被戲弄了後繼續造反。賈詡在赤壁之戰前向曹操提議不要進攻孫權,這和曹操佔領漢中後劉曄提議趁勢進攻益州有同樣的效果,這樣就不會出現三分天下之勢,但曹操不該打的打了,該打的沒打,這也說明降臣和漢室宗親對曹操影響力不足。
郭嘉在官渡之戰前向曹操提出了十勝十敗,但在這之前荀彧也向曹操提出了四勝四敗,而且還準確了說許攸會犯事這對曹操的影響是巨大的,曹操北聯張燕、暗中招降了劉虞的舊部也才能剛剛有和袁紹一較高下資本,但理論畢竟是理論,如果不是許攸真的犯事來投,曹操還真的不一定能打贏袁紹,賈詡在官渡之戰中還勸了曹操用許攸情報,程昱甚至耍了一回統帥,這位十勝十敗的郭奉孝可什麼事也沒幹啊。在勸曹操擊敗呂布的計謀中,也是荀攸為主郭嘉為副。袁紹這棵大樹倒了,袁紹諸子被曹操一掃就掃乾淨了。至於聽說郭嘉遺計定遼東這樣的謀略,袁尚、袁熙與公孫度的關係比張繡與劉表關係,兩股勢力同處一個地方不能相容,張繡還可以投降曹操,袁尚、袁熙只能被公孫度宰了,但剩下的劉表、公孫度這樣的地方勢力一定征討後才能平定,公孫度之子公孫淵不僅戲弄了孫權也當眾造了反,最後靠司馬懿帶兵平定了遼東。所以郭嘉這個計謀只是得到了兩個人頭,遼東問題一點也沒解決。
郭嘉預測孫策會死在小人手裡,這和孟達書信劉封會死在謀臣之手、劉曄看出孟達有反意差不多,根據一個人的性格,所處環境再進行估計,這不是謀略可以算是識人,如果是謀略顏良、文丑、田豐、許攸、審配、逢紀都被荀彧說中了,那荀彧的謀略豈不是無敵。孫策在江南無敵但在北方一直被陳登所拒,就算有能力進攻許昌也要考慮一下他的鄰居劉表,劉表就算再怎麼沒志氣對孫策也一定不會手軟的,不論是為部下黃祖報仇還是擔心孫策以後來報殺父之仇。所以就算預測准不准對曹操部署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軍事上的謀略荀攸要比賈詡、郭嘉強的太多,《三國誌》中陳壽都說荀攸是謀主,怎麼可以會是賈詡、郭嘉這些一般謀士參謀可以相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