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之所以不信任諸葛亮,主要是由於劉備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看好。諸葛亮用兵謹慎,不出奇招、險招。劉備求功心切,不欣賞這麼的謀士參謀。所以劉備把他定位為相才,而不是帥才。在《三國演義》當中,劉備草廬三顧請諸葛亮出山,從此以後,劉備用兵交兵處處倚靠著這位神奇的軍師而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諸葛亮也被認為是三國時期最會交兵的人。然而,歷史的真相卻是:劉備在交兵方面不信任諸葛亮,諸葛亮在劉備在世之時,僅僅是擔任交兵的後援工作。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最後借來春風一把火燒了曹操的戰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其實,這一切都是小說家的創造,放火的是東吳的周瑜和黃蓋,諸葛亮此時連官職都沒有,僅僅在完成了聯吳抗曹的外交任務後,便返回了劉備的身邊,劉備所倚重的顧問是法正。直到要了劉備老命的吳蜀夷陵之戰,諸葛亮也是被安排留在後方。劉備之所以不信任諸葛亮,主要是由於劉備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看好。諸葛亮用兵謹慎,不出奇招、險招。劉備求功心切,不欣賞這麼的謀士參謀。所以劉備把他定位為相才,而不是帥才。正如《三國誌·諸葛亮傳》所說:「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至於劉備不信任諸葛亮的第二個原因就比較隱晦了,大約是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吳官居要職有關。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孫權派諸葛瑾到成都來討荊州,從此以後,直到劉備去世,劉備就再也沒有給諸葛亮佈置過軍事方面的任務,使他遠離了戰場。
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讀通鑒論》中就有這麼一篇論述來說明這個問題,摘要譯述如下:「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漢的,一定要滅曹的。不交結東吳,則要受東吳的牽制而難以興起北伐之師。……而先主的心志則與此不同了。先主開始時想自強,後來則想自立為王,這種大志不改,便與關羽合拍了。置疑諸葛亮與東吳的交誼太深,並且還置疑他與子瑜(諸葛亮兄長諸葛瑾的字)相勾結……」(摘編自《清算品三國》)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敗是什麼?是沒能說服關羽聯吳抗魏嗎?是沒能阻撓劉備伐吳嗎?是多次北伐勞而無功嗎?都不是。諸葛亮最大的失敗在於沒有成功地說服劉備奪取劉表治下的荊州。
最初諸葛亮在草廬之中,對劉備侃侃而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主張。這即是「隆中對」。隆中對力主聯孫抗曹,但其能夠得以實施的基本前提即是取得劉表治下的荊州。同樣的一塊土地,什麼時候奪取,從誰手上奪取,就戰略價值而言是完全是不一樣的。其時,曹操尚未進兵,孫權與劉表相持不下。如果這個時候,劉備從劉表手中得了荊州,即是自家獨立的地盤,和外界不會有疆域糾紛。這麼,曹操不能見劉備坐大,也會前來攻打。此時,聯孫抗曹,就順理成章。擊敗曹操之後,東吳也不可能提出荊州歸屬的疑問。這麼,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才是真正得到了貫徹實施。
而這個最好的機遇錯失之後,荊州的歸屬就有了很大的爭議。現在,諸葛亮靠著陰謀詭計,藉著東吳之力,取了荊襄,但也為雙方今後的疆域糾紛留下來隱患。這一刻,諸葛亮儘管靠「借荊州」得到了暫時的安寧,但此後,他再三抵賴不還荊州,在道義的對立面上越走越遠。
或許有人會說,並不是諸葛亮不想早取荊州。他多次勸劉備趁早下手,僅僅劉備囿於品德約束,沒有聽取他的意見。但說而不服,說而不從,正是諸葛亮的缺點與失敗。劉備並不是不能違背品德,僅僅你必須給他一個足以違背品德的理由。諸葛亮沒有找到這個理由,所以,錯失良機。而另外一個與他齊名的龐統,就幫劉備找到了這麼的理由,讓劉備克服了品德妨礙,直取西川。所以,責任還是要歸結到諸葛亮身上。諸葛亮對劉備說的那句「早晚讓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座。」看似自傲自得,其實卻是過錯可笑的。早晚有別,領地的戰略意義是必須考慮時間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