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背水一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神話的締造者,韓信背水一戰
韓信在睡夢中享受,突然被士兵叫醒,說漢王來了,急忙去接駕,結果被數落了一通,劉邦說如此懈怠,如果來的不是我,是項羽怎麼辦?於是乎奪了韓信的兵權,並令他去討伐趙國。
這擺明是為難,兵都帶走了,打個毛線仗,雖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戰神就是戰神,他給士族放了三天假,誰回家帶來的人越多,就升任官職越大,在利益驅動下,湊足了三萬人,浩浩蕩蕩的去伐趙。
當時趙國正直陳賒跟趙王歇,陳賒未採取李克的半路截擊,韓信不費吹灰之力,就兵臨城下,面對趙國的20萬大軍,再看看自己的三萬未經訓練的部隊,他會心一笑,計上心來。
韓信率軍在離井陘口三十里處駐紮,又選輕騎二千人,手持紅旗,隱蔽山後觀察趙軍。吩咐他們如果趙軍出營,就乘虛入其營壘,拔掉趙軍旗,換上漢旗。佈置完之後,韓信便率萬人先行,背靠大河布下軍陣。
第二天天一亮,韓信就命令進攻井陘口。趙軍出營迎戰,雙方激戰許久,韓信軍假裝敗退,棄旗丟鼓,退入營壘之中。趙將陳余見到這個情景,遂以全軍進攻韓信軍。韓信軍背後是河,無路可退,全都拚死戰鬥,勇猛拚殺。就在這個時候,事先埋伏在山後的漢軍乘虛進入了趙軍營壘,拔掉趙旗,將2000面漢軍紅旗插上。趙軍見不能戰勝漢軍,便想退回營寨,卻見營寨已被漢軍佔領,全都驚慌不知所措。漢軍前後夾擊,趙軍大敗。
事後,有人問韓信:按照兵法,應該背山面水佈陣,您反其道而行之,卻取得了勝利,這是為甚麼?韓信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法的一個原則。我所率的兵,大多沒經過嚴格的訓練,只有將他們放在死地,他們才能人自為戰,拚死爭殺,如果把他們放在生地,他們都會逃走,怎能打勝仗呢?
一番話,說出了關鍵,也說明了韓信對兵書出神入化的運用。不愧是一代戰神。但模仿的馬謖,還是沒有學到精髓。
模仿韓信的馬謖 還是沒有學到精髓
馬謖奉命守街亭後,不聽副將王平的建議,命令蜀漢軍隊在街亭的山上安營紮寨:理由是蜀漢軍隊可以起到居高臨下的作用。而不是佔據山下的城鎮固守。
魏國人還為奪下街亭要塞感到十分頭疼,因為這一戰略要地,奪取後諸葛亮就不得不撤兵,但街亭易守難攻,奪之談何容易。而當得知馬謖將蜀漢軍隊駐紮在山上後,曹魏軍隊歡呼雷動,魏軍隊來到山下,利用兵力優勢,先將蜀漢軍隊圍困於山上,而後控制住山下水源,迫使蜀漢軍隊處於斷水狀態,很快,蜀漢軍隊因為曹魏軍隊來勢洶洶,而出現軍心動搖狀態,而斷水的緣故導致蜀漢軍隊喪失了和曹魏軍隊長期拖延的可能性。因此很快蜀漢軍隊陷入潰敗狀態,街亭丟失。
馬謖也因為丟失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死。
二者為何方法相同 ,結果卻如此之大
我想重要的還是韓信把握讓人心,馬謖卻沒有學到精髓!
韓信的背水一戰,剛開始是原離水源的,士兵是在打仗後,被趙軍逼到水源處的,因此他們心中的怒火,全部都湧向了趙軍,而且面前的是殺死趙軍才有出路,所以才會以一當百,強勢逆襲。
而且韓信之前還犒賞將士,讓他們酒足飯飽,動員以後,許之厚祿,曉之利害,才去背水一戰,而且後邊的2000人,也算奇兵,打擊了趙軍的心理。
馬謖只是學到了皮毛,他主動上山,魏軍切斷水源後,大家都不好過,心裡肯定有怨氣,這時就想:誰帶我們上山的呢?最終怨氣都集結在了,他的身上,士兵不埋怨魏兵 ,來埋怨他,假以時日,加上物資水源短缺,戰鬥力肯定大不如前。士兵也不可能全力而戰。
而街亭地勢險要,倘若馬謖安營紮寨佈局妥當,完全可以利用街亭的地勢優勢,和曹魏援軍做多日周旋,完成戰略任務。
兵法講究的是因地制宜,馬謖卻短見照搬韓信的經驗,最終身死,實在可歎可悲!
其實筆者覺得其實韓信也學了一個人,那就是項羽的破釜沉舟,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兵者詭道也,多算多勝,少算不勝。馬謖還是沒有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