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身處亂世之中 為何五代的歷史沒有三國出名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同樣都是身處亂世之中 為何五代的歷史沒有三國出名呢

為什麼五代的歷史沒有三國出名,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同為大一統王朝後的亂世,三國無疑是其中最為有名的一段歷史,不論男女老少,提到三國總能說上幾句,然而五代十國顯然沒有那麼出名,大多數人對這段歷史極度生疏,這是為何呢?

唐朝滅亡之後的一段亂世,五代十國歷史概述

五代十國從公元907年朱溫篡唐,至979年北宋滅北漢,中原地區先後有五個朝代更迭,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而除中原地區以外,則有大量割據政權各自為政,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被並稱為十國,故而這段歷史又被稱為「五代十國」。

安史之亂後,唐朝迅速由盛轉衰,各地藩鎮趁機做大,而唐末爆發的黃巢之亂更是徹底摧毀了唐朝的統治,唐王朝再也無力遏制藩鎮的發展,十國中的吳國和楚國便在此期間得以建立。907年,朱溫逼迫唐哀宗禪位,不久又將其殺死,唐朝至此滅亡,五代十國開始拉開帷幕。

朱溫篡唐後建立後梁,但他並未獲得所有藩鎮的認可,只是一個藩鎮型的朝廷。後朱溫被次子朱友珪所殺,而朱友珪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之後,後梁軍隊面對晉國的進攻節節敗退。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史稱後唐,不久攻滅後梁,朱友貞兵敗後命皇甫麟將自己殺死,後梁滅亡。後唐之後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發生內亂後,被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

石敬瑭在位期間對契丹稱兒皇帝,而石重貴繼位之後,開始意圖擺脫契丹控制,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時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後漢,意圖收復中原。之後,郭威篡後漢建後周,後周世宗柴榮苦心經營,使後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榮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不幸病亡。後周隨後被趙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地區初期以吳國最強,而後被李忭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與南漢等佔據。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北漢是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公元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為何五代歷史沒有三國著名?

毫無疑問,與三國歷史比起來,大部分人對於五代十國的歷史的確較為陌生,而之所以會造成這一局面,我認為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1、五代史不符合傳統價值觀。三國時期雖然也是亂世,但人物之間的忠孝節義還較為符合傳統價值觀,例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揮淚斬馬謖等等,因而得以廣為流傳。然而,五代十國的歷史顯然更為混亂,且充滿了父子兄弟相殘(朱友珪殺朱溫、朱友貞殺朱友珪、王繼鵬殺王延鈞等)、武將犯上作亂(郭威篡後漢、趙匡胤篡後周),以及出賣國家利益(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等等,這些無疑與傳統的價值觀相違背。不論是歷代王朝還是史學家,基本對這段歷史持否定態度,自然也就無法廣為流傳了。

2、文學作品的影響。其實早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從西晉時期開始便有各種三國故事被廣為流傳,三國的故事通過戲曲、話本、民間野史等文學作品得以廣為流傳,這不僅為後來《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而且使得三國時期的故事和人物被人所熟知。而五代十國則不同,由於宋明理學的發展,以歐陽修《新五代十國史》與《資治通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人開啟了對五代十國歷史的全面抨擊與否定,直接對這段歷史打上封條,自然不會有太多的文學作品得以流傳。而文學作品的流傳度顯然要比正史更廣,有了文學作品的加持,三國歷史自然便更為人所熟知了。

3、五代十國歷史太過複雜。三國雖然也是亂世,但從漢末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到群雄爭霸,再到三國鼎立,歷史的總體脈絡還比較清晰,人們理解起來並不難。五代十國則不同,五代十國大多數國家均源自於唐朝以來的藩鎮,導致同時期存在的政權太多,且相互之間的關係極為錯從複雜,要梳理起來相對較為困難,並不便於理解。而這一點,同樣給文學作品的創作提供了難度,這也是造成五代十國文學作品較少的一個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五代史不如三國使出名主要是由於文學作品較少造成的,而文學作品較少的原因,則是五代史不符合傳統價值觀和太過複雜所造成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