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曹髦為什麼不召見設計殺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曹髦為什麼不召見設計殺之?

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曹髦為什麼不召見設計殺之?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如果想分析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瞭解曹髦和司馬昭的身份。曹髦(公元241-260年),字彥士,譙(今安徽亳縣)人,魏文帝曹丕之孫。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第四代皇帝。司馬昭(公元211-265年),字子上,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是司馬懿之子,司馬師之弟。同時也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中的一大權臣。

那麼作為正牌皇帝的曹髦,必定清楚司馬昭的反叛之心。他為什麼不在司馬昭覲見之時殺掉他,而是選擇親率宮中幾百侍衛攻打司馬昭呢?其中又有什麼難言之隱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曹髦自身年紀尚輕,在朝中根基尚淺,難以保證能在朝堂上殺死司馬昭。

曹髦身為魏文帝曹丕之孫、少帝曹芳的堂兄,雖然身為高貴鄉公,但他的地位卻並不算高。再加上他長期住在鄴城,消息閉塞不靈通,自然無法接觸到外界的權力中心。而在曹芳被廢後,司馬昭便選擇立曹髦為帝。但司馬昭立其為帝的原因,不正是覺得其在洛陽根基較淺,容易控制嗎?而且曹髦初入洛陽時,年僅十三歲,在群臣眼中,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群臣也自然明白司馬昭昭然若揭的小心思。

而此時初為皇帝的曹髦,遠不是在洛陽城中盤根錯節的司馬家族的對手。或者說,此時的曹髦,更像是當年的漢獻帝劉協,而司馬昭就是曹操,逼曹髦成為傀儡皇帝,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曹髦雖然生來聰穎,但面對權勢滔天的司馬昭,勝敗早已成為定局。

且不說他才十幾歲的年紀,但說在深宮之中遍地都是司馬昭安排的眼線,朝堂上更是司馬昭一家獨大。曹髦不選擇在司馬昭覲見時殺掉他,顯然也是考慮到了群臣的支持與倒戈等因素。選擇率幾百侍衛攻打司馬昭,恐怕也是無奈之舉。

第二,司馬家族勢力強大,且司馬昭才能出眾,早有取代之意,曹髦並不是其敵手。

在當時曹魏的朝堂之上,分有兩股勢力。一是以司馬家族為代表的士族階層,一是以曹氏家族為代表的宗親貴族階層。但是到了曹髦這一代時,高平陵之變使得曹氏的血脈被迫大清洗,曹氏一族血脈零落。

就算曹髦想要在司馬昭覲見時殺掉他,也苦於沒有宗親相助。但士族勢力卻與其完全相反。經過人才不斷的湧入,士族的實力也在不斷膨脹。可以說曹髦對抗司馬昭是完全沒有勝算的。

司馬昭本身也不是什麼草包,相反,他的心思深沉,城府極深,完全可以比肩其父司馬懿。他將曹髦自鄴城帶回洛陽,自然是考慮到洛陽無曹髦的勢力,曹髦難以反抗。而自身也久居高位,在洛陽城中人脈廣佈。

曹髦到了洛陽,雖然貴為天子,但說到底,他也不過是個傀儡皇帝罷了。宮裡宮外到處都是司馬昭的心腹,曹髦一旦生有反抗之意,或者說想在司馬昭覲見時殺死他,無異於以卵擊石。曹髦自然深知這一點,因此才選擇了放手一搏,親率幾百侍衛攻打司馬昭。

第三,曹髦或許知道自己難以殺掉司馬昭,但仍以此做法表達曹氏家族最終的血性,以及對司馬家族的不恥。

曹髦是個聰明人,但是正是因為他的聰明,更讓其知曉他現在所處的困境。洛陽城中舉目皆是司馬昭的眼線、心腹。他在城中的地位為從皇帝變成了傀儡。

曹髦眼看著司馬昭的氣焰一天勝過一天,又知道其內心早有反叛之意,心下憂患難安。此時的曹髦,除了抵抗別無他法,不然便只有等自己毫無利用價值時,被司馬昭斬殺。作為一個有血性的少年人,他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因此,他選擇了以卵擊石。而且明面上說曹髦帶的是幾百侍衛,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又哪來的這麼多人的支持呢?他親率的,不過是一些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文官,以及一些太監、雜役組成起來的,一共才幾百人的烏合之眾罷了。而這種反抗,勝敗幾乎是毫無懸念的。而曹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會大大加速他的死亡。

但是他仍然選擇用這種近乎自殺行為,來維護曹氏一族最後的血性與尊嚴。並最終激起了朝中中立之人的反感,阻滯了司馬家族代魏稱帝的腳步。但是代價卻是曹髦僅有十幾歲的年輕生命。

由此可知,曹髦不選擇在司馬昭覲見時殺他,而是親率幾百侍衛攻打,其實是有苦衷的。若曹髦能聯合朝堂眾臣,又怎麼不會盡力拉攏呢?不過是司馬昭權力過盛,群臣不敢支持曹髦罷了。因此曹髦的做法也實屬無奈之舉。

你是如何看待曹髦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