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劉備興復漢室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這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一句話,可以看出此時的他還是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而這也是劉備交給諸葛亮的終極目標。從劉備躋身亂世之後,似乎"興復漢室"已經成了他身上最深的烙印,但拋開《三國誌》和《三國演義》不談,我們在其他史料中,似乎很難找到劉備親口喊出"興復漢室"這樣的口號的例子。
那麼歷史上的劉備難道是對漢室不忠的梟雄嗎?也不是,從他的種種做法來看,他還是相當忠於漢室的,但"忠於漢室"和"興復漢室"可不能劃等號。就跟曹操一樣,人家也是忠於漢室啊,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算嗎?只不過在陳壽和羅貫中的筆下,劉備顯得更有"漢室正統"那味了~
那如果按照我們熟悉的劇本,劉備一直做的都是興復漢室的活,那他在真的一統三國之後,會按照他說的那樣,興復漢室,將皇位讓給漢獻帝嗎?
其實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當年曾宣誓效力小明王,可最後的結果呢?小明王陳屍湖中,天下盡歸朱元璋之手。
所以在我看來,劉備與漢獻帝劉協的關係也是如此,如果劉備真的一統三國,漢獻帝劉協的下場比起小明王來也好不了多少,無外乎兩種情況:被軟禁或者突然消失。
縱觀歷史上能夠改朝換代之人,他們最初都是憑藉著一句口號,一方勢力才出現在歷史大舞台上的,而以仁義自居的劉備,也只不過是為了營造自己的人設,將"仁義"二字作為自己的護身符,以此來籠絡人心,張飛、關羽等人都是這麼被招攬過來的。
反觀與之抗衡的曹操、孫權二人,一位是遠近聞名的梟雄,一位是從父輩那繼承家業的青年才俊,而劉備如果僅憑自身能力的話,是完全沒辦法與之對抗的。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憑藉著自己僅剩的條件,來招攬,吸納能人志士為己所用。那怎麼招納才比較有效呢?自然就是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了!
回顧劉備的發展史,我們或許能從他為兒子所起之名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很多人都知道劉備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劉封、另一個是劉禪,但是剩下的兩個孩子卻知之甚少。首先我們說劉封是養子,而劉禪才是那個嫡長子,也是繼承大統的,三兒子叫做劉永,四兒子叫做劉理,那麼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是什麼呢——"封禪永理"。
封禪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自古皇帝登基都會舉行封禪大典,很多人都能理解,就是泰山封禪的意思,但是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那些一統天下,改朝換代的皇帝才可以做的,而這裡的劉備不僅想要封禪,更是想要"",也就是永遠將皇位傳下去,足見他的野心之大。因此,如果劉備能夠統一全國,那麼漢獻帝劉協就是他"封禪"之路最大的障礙。
而劉備在聽說漢獻帝劉協被趕下台後,更是迫不及待的在益州打著復興漢室的口號稱帝了,同時在還沒有搞清獻帝的生死之前,就急著為其發喪。劉協聽聞劉備稱帝的消息後,先是一聲不語,而後卻又仰天大笑三聲,我想他不是笑自己當年衣帶詔看走眼了劉備,而是笑他自己竟然對劉備抱著一絲幻想,笑自己竟還幼稚的認為漢室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