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一事也算是整個三國最有名的公案之一了?
首先我想提示一點:古人的鄉土觀念之濃厚程度幾乎是今人難以想像的。而割據巴蜀的劉備集團的基石正是荊州士人群們,這一點是理解蜀漢很多政策的基礎(尤其葛相幾乎後半生都在走這根鋼絲),伐吳亦不例外。且不論其餘,僅從人事上著眼,如果坐視荊州易主而按兵不動,難免如武二郎所說,「冷了兄弟們的心」,所以,即使是一種姿態,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君不見,伐吳令下,除了益州士人秦宓站出來說了幾句天道,唯一勸諫的便只有河北元從趙子龍,而諸葛亮以下荊州冠蓋們紛紛不置一詞。倒是戰事失敗後諸葛亮借懷念法正的緣由,真真切切做了一回「事後諸葛亮」,不過「就復東行,不復傾危」云云,也不過是自己奇謀為短,孝直若在陸伯言何足道哉之類的牢騷罷了。
但是,如果說此戰是一場認真準備在荊州大打,一定要收復荊州的戰爭,恐怕猶有未周之處。簡單說,蜀漢基本沒有把握通過戰爭恢復關羽失敗前荊州的格局。對於此中關節,田餘慶先生在《<隆中對>再認識》一文中說的很清楚:
荊州本是四戰之地,赤壁戰後糾紛迭起。後來孫劉妥協,劉備所得不過長江以南、湘水以西郡縣,這並非荊州的發達之區,不能憑以抗拒孫吳用揚州為資而隨時可能發動的攻擊。劉備主力入蜀後,孫權不會長久容忍留在荊州的劉備勢力,劉備也難於長久維持在荊州的軍事存在,這是很清楚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於劉備之棄荊州,而在於荊州之不得不棄。
田先生所言「孫劉妥協」一事,指的是建安二十年的湘水之盟。該年孫權索荊州不得,一怒之下開釁,令呂蒙奪三郡,劉備親至公安爭奪荊州。此時劉備新定蜀中,猛將如雲,謀士參謀如雨,正在向個人事業的巔峰邁進,這次爭奪荊州之戰更是派出關羽前駐益陽(張飛、馬超應亦隨征,因張郃連續攻擊巴西時原應駐守此地的張飛消失,兵進宕渠時才返回,而《山陽公載記》曰關張馬三將與劉備俱會,此事只可能發生在此時),更有諸葛亮居中調度(參見《諸葛瑾傳》:建安二十年,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如此超豪華陣容,只因為曹操攻漢中,不得已匆忙收尾,東西中分荊州,等於承認吳國的既得權利,為日後埋下禍根。而如今能獨當一面的關羽已經不在,孫吳的實力與決心均比上次有過之而無不及,漢國又哪裡有爭奪荊州的資本?簡單說,以漢國薄弱的實力,荊益事實上是無法兼顧的。當然,這個論斷的前提是,下游的盟友是孫吳,我對孫權的評價很簡單:一個亂世裡的高級混子。可以說,自從他與呂蒙關於荊徐之爭的晤對結束,聯盟的命運就已經注定。
關於伐吳的真實動機,或可參詳第三者更為公正的評述。魏國謀士參謀中,對這個問題分析的最透徹的是劉曄,對於魏國朝野認為劉備無實力伐吳(這也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印證了蜀漢的真實目標絕非奪荊州)的論調,他分析道:
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這裡的意思說的很明顯,「用眾以示其有餘」,也就是要打就要大打,要一次把所有的家底亮出來,以在談判桌上拿到合適的價碼。放在現代政治中,這也是很有效的策略,其實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十七年的新中國。當然,這種賭局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兩弱相爭時,強大的那一方不能擁有很強大的政治智慧,顯然,曹丕滿足這個條件,比起孫權來,他實在還嫩的很,「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從這句話看來,剛忙完禪讓的他似乎真的把自己當成堯舜了。
理清了這一點,就可以理解劉備在前線的軍事行動為何如此詭異了。正如田餘慶所言:「蜀自出軍至覆敗,整整一年;兵屯峽口,亦歷七八月之久。蜀軍連兵立屯,作固守狀,並未試圖強攻。」田先生謂這種安排是因為劉備集團本身戰略的不確定,我卻以為劉備一開始就沒有全復荊州乃至滅吳的打算,之所以擺出防守的姿態,乃至作為征戰一生的老革被曹丕之流嘲笑「備不曉兵」,無他,希望在談判桌上獲得成果而已。此時活躍在外交前線的仍然是蜀國人民的老朋友諸葛瑾,而蜀國方面的使節史無明載,僅在孫權讚揚鄧芝的話中有側面涉及,「丁宏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不知為何,外交天才諸葛亮此次並未斡旋其中,丁宏掞張之流顯然將事情辦砸了,以至於已經返回秭歸後方的劉備再次趕到峽口督戰,意圖再打一個大勝仗來威逼吳方讓步,卻不料天意弄人,陸遜一戰成名。我想,這才是諸葛亮孝直之歎的本意。
雙方不欲大打,而傾向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這可從戰後的解決找到旁證。三大戰役的另外兩場,官渡一戰曹操一直窮追猛打到河北,赤壁戰後聯軍在江陵耗了一年,而夷陵之戰後兩邊立即停戰。不僅陸遜不追,作為失敗者的劉備還寫了封信來喊喊「吾將復東」的口號,而陸遜也只能以「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相告。顯然,即使劉備不死,新時期的吳蜀聯盟也已箭在弦上了。曹丕可以傻一次,但不會永遠傻下去。
最後提一點,那種劉備借刀殺關羽的陰謀論是絕不可取的。劉備不救關羽的原因早經蜀漢罪臣廖立得以披露,是緣於當時二入漢中,準備東西響應之故。這也再次反映了在有東吳這樣的盟友在側時,荊益不能兼顧的尷尬現實。事實上,關羽作為蜀漢難得的帥才,因為盟友毀盟而死,實在是整個漢國的重大損失。更不要說他與主君劉備的個人情誼了,先主一生能得人死力的原因,無非是赤誠相待,糜芳臨陣倒戈而不責糜竺,黃權北投曹魏而善待家眷,更何況相隨顛沛數十載,恩尤父子的關雲長乎?正如劉曄所說一樣,就算是為了「終始之分」,也需要劉備去打這場仗。而在我看來,這種「終始之分」除了對關羽的,更是對劉備自己的,無論我們如何評價作為歷史人物的他,他的確將屬於自己的「道」貫徹到了生命中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