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疑問:曹操為何無法統一天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疑問:曹操為何無法統一天下?

曹操一身武韜武略,如此這樣的叱吒風雲的人物為何沒能夠統一天下的呢?

曹操從二十多歲討伐黃巾軍開始,在之後的四十多年中幾乎是年年出征,加上其本身具有的強大實力,為何卻沒能一統天下呢?在筆者看來,有軍事、政治多個層面的原因,今天就先說說軍事方面。

在筆者看來,統一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天時,強求不得。事實上,曹操在擊敗袁紹後至少有2次完成統一大業的機會:赤壁之戰前夕和漢中之戰。先說前者,這一時期北方已經基本平定,又攻佔了荊州,狼狽不堪的劉備只得一路逃亡,江東的孫吳政權看上去也是風雨飄搖,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就可看出他對拿下江東的必勝信心。

然而曹操在獲得荊州之後馬不停蹄地轉戰江東,其實已經有些冒進了。謀士參謀賈詡就不止一次勸過曹操,此時應當對荊州的官員百姓多加安撫,待元氣恢復後再圖謀江東。然而曹操對孫權和江東政權分析出現了重大的戰略誤判。

曹操不僅低估了江東的決心、能力,而孫權此人的野心也絕不比袁紹小多少。劉琮之所以投降,那是沿襲了劉表的明哲保身,然而從孫堅到孫策、孫權,無論哪一個都是滿腔雄心,劉琮與其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曹操也低估了「劉跑跑」。劉備和曹操乃是多年的對手,經常是走為上策,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此時的劉備勢力已今非昔比。就算是一路流亡,劉備也能做到聯孫抗曹,更關鍵的是,還能與江東政權訂立平等的盟約。這一點非常重要,劉備已不會再成為任何一方的附庸,而是可以爭奪自己的地盤了。

如果曹操聽從了賈詡的勸告,徐徐圖之,沒有壓力的孫吳未必會和劉備結盟,劉備或許就真的到了窮途末路。放眼天下,此時只有孫權一人算得上曹操的敵人,即是赤壁之戰失敗也能在戰後再找機會征討,不愁無法平定。在筆者看來,赤壁大戰前夕是曹操這輩子距離統一四方最近的時刻。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曹操在大戰之後損失了數十萬精銳,短時間之內難以恢復元氣。韓遂、馬超等人趁機佔領了潼關以西的地帶,曹操勢力所轄的北方區域變得岌岌可危,曹操遂無力阻止劉備蠶食荊州並率軍攻打益州。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曹操發動的戰爭性質已經變了,以前是統一之戰,現在卻是爭奪軍事要地之戰,天下三分的局面難以打破。

至於漢中之戰,則是另一個關鍵的轉折點。被上天垂青的曹操再度獲得了一統天下的機會,可惜他還是沒能成功把握。此時張魯投降,乃是進入蜀地的不二時機,加上劉備攻佔益州時日尚淺,根基還不穩固,曹操憑借漢中的地利圖謀西川,劉備未必能擋住。

面對司馬懿的建議,曹操給出了得隴望蜀的名言。曹操應該吸取了當年長線作戰慘遭失敗的教訓,再也不寄希望於劉備自行瓦解。況且當時劉備已經趕回荊州,孫權也隨時可能侵犯邊境。六十多歲的曹操不敢賭一把,選擇了比較保守的做法,想徐徐圖之。然而四年後漢中卻反被劉備奪取,曹操也在第二年去世,留下無數遺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