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兩大著名將領張遼和高順誰更有統兵作戰能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的兩大著名將領張遼和高順誰更有統兵作戰能力?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逝於江都,謚曰剛侯,享年五十三歲。

高順,他的字和出生時間出生地一直是個迷```歷史上對其的介紹也很少「高順清白威嚴,驍勇有智,衷心仁義。不飲酒,不受饋遺。每諫布:「以智者、慎思而行」。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後郝萌反,更疏之。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下邳敗,為曹操所俘,就戮。」

高順的忠義我想大家也都瞭解。高順的死更顯得悲壯。

在地位上,兩人同屬呂布帳下大將。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只是呂布的八健將而已。而高順與陳宮則是呂布的左右臂膀。每次呂布與敵作戰,高順都是作為主將。

「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橋蕤;陳宮引一軍進沂都,敵陳紀;張遼、臧霸引一軍出琅琊,敵雷薄;宋憲、魏續引一軍出碣石, 敵陳蘭;呂布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勳"。

:"布。。。令高順領兵五萬,襲玄德之後。玄德聞得此信,乘陰雨撤兵,棄盱眙而走,思欲東取廣陵。比及高順軍來,玄德已去。"

」布……令高順、張遼取沛城,攻玄德。令宋憲、魏續 西取汝、穎。布自總中軍為三路救應。「

以上可見,高順在呂布手下時,是足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張遼只為副將。

不過,呂布死後,高順的武士道人生也終結了,張遼的輝煌才剛剛起步。以致後人對張遼讚賞有加,而忽視了這個曾與張遼一起並肩作戰,甚至比張遼更具將才的高順。

在武力上,高順追隨呂布見上帝去了,張遼降曹。兩人自始至終都不可能有交手的機會,如果拿其他武將做參照物的話。高順和上級武將交手的記錄也只有和夏侯惇了。演義:「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惇縱馬追趕,順繞陣周。惇不捨,亦繞陣追之。」這段描寫的高順之敗頗有些狼狽。

再看張遼殺蔣奇、蹋頓。射死沮鵠。交手的有文丑,逍遙津戰凌統、谷利……

就武力而言`參照物夏侯惇與文丑。高順敵夏侯四五十合,張遼戰文丑 :

「張遼、徐晃飛馬齊出……文丑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一箭射正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也是敗,也挺狼狽)。只不過還沒近身,還不能很證明兩人武力差距懸殊。

總的來說,張遼殺3將,又文丑武藝在夏侯惇之上,應算其武力略強高順。

在統御能力上。高順應比張遼稍強

兩人都屬於冷靜型,善於分析形式作出決斷的大將型人才。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萌亂走,天明還故營。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斬萌一臂。順斬萌首,?輿性,送詣布"。高順在發生兵變的時候,能處亂不驚,詳細詢問了叛亂的細節後迅速確認了叛亂主謀,嚴兵整甲,半夜之內就平定了叛亂,而且親手砍殺掉叛亂主謀郝萌。

張遼逍遙津面對孫權十萬大軍,能冷靜的說服與其不和的李典,並設計伏兵。終獲全勝。

高順統兵作戰的能力比張遼稍強。在呂布帳下時的地位也是一個證明。「陷陣營」的名號也不是白來的。

高順是呂布最依賴的將領,即便他不信任高順,但出兵作戰或遇到內亂時最依靠的還是高順。

高順手下七百餘死士,「每所攻,無不破者」號稱「陷陣營」也是呂布的王牌精銳。

張遼作為八健將,出征時也只是作為高順的副手。

逍遙津一役,張遼率八百騎大破孫權。或許正得宜於曾經與高順共事呂布的日子哈:)

(喜歡張遼的朋友不要砸我)

智力和政治方面嘛,也沒什麼好說的,也很難比。一是高死的早了點,二是他們跟了呂布。就像張遼跟呂布時沒什麼這方面的表現一樣。

高順跟了呂布。他常對呂布說:「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呂布連軍師陳宮的話都可以不聽,當然聽不進高順的忠言。在這種人手下,就無論誰輔佐都是被滅的命運。且在呂布軍中,幾乎沒有政治可言,呂佈一個無大志反覆無常的人,哪會需要什麼政治。似乎他手下只要做到會打戰,夠猛就行了。除了一個陳宮,沒第二個謀士參謀(陳家都是曹操的人)。每次玩遊戲選呂布的時候就鬱悶~巡察、開墾、商業~我倒!叫我怎麼發展啊!

張遼在跟隨曹操後,被委任方面重任,智力政治方面多少也大有長進。比高順應是強不少。

綜合來講,高順武力略遜張遼,統兵作戰能力高順強於張遼,智力政治方面張遼強於高順。

愚見``朋友們別扔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