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三國網小編帶來的曹操單獨上殿,漢獻帝劉協一句話嚇得他驚慌失措,留下一成語流傳至今的文章。
相信許多人在看《三國演義》時,大多會對漢室傾頹感到惋惜。從漢高祖斬蛇起義到黃巾之亂,兩漢經歷了約4個世紀,但還是沒能逃脫滅亡的命運。每一個朝代的滅亡都大致會經歷相似的過程,比如一場大型的農民起義導致地方勢力做大進而不再服從中央皇權,緊接著便是皇權的急劇衰落、皇帝被架空權力淪為傀儡。這樣的一個過程在東漢的後期表現得尤為明顯,先是黃巾之亂引發了諸侯並起,董卓行廢立之事便是架空皇權最直接的證明。
大漢四百年基業的亡國之君本該是少帝劉辯,卻在董卓的強行干預下成為了獻帝劉協。按說王朝滅亡前夕,權臣擁立的傀儡皇帝應當是能力不足之人,這樣才便於控制。但董卓擁立的新帝卻比廢帝更加出色,這一點想必許多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略知一二。在真實的歷史上,漢獻帝劉協也是一個個人能力相對較強的,無論是對比他之前的漢桓帝和漢靈帝,還是之後的諸多亡國之君。只可惜漢獻帝劉協生不逢時,無法憑借一己之力阻擋歷史的車輪前行。
漢獻帝劉協即位之初便被各方勢力搶來搶去,先是被董卓從洛陽強行帶去長安,董卓被誅殺後又被李傕郭汜搶走,最後落到了曹操手裡。對這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言,劉協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而是一顆極其重要的棋子,他「大漢天子」的名號是當時最具號召力和說服力的王牌。曹操也是因為控制了漢獻帝劉協,才能在眾多諸侯中脫穎而出最終統一北方。作為漢末三國最具知名度的領袖,曹老闆的能力自不必多說,三分天下得其二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漢獻帝劉協雖然是他的一枚棋子,可也並不是個草包。
興平元年(194年),也就是誅殺董卓之後不久,當時的漢獻帝劉協在司徒王允和呂布的支持下有過短暫的的自主權。這一年長安周邊大旱,谷價奇貴,一斛稻子能賣到破天荒的50萬,作為都城的長安甚至都出現了易子而食的現象。劉協命侯汶去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但卻被告知糧食仍然不夠。一般的庸碌之君或許會在第一時間質疑是國庫中的儲備不夠,但劉協卻懷疑侯汶趁機侵佔公糧。為了證實自己的推斷,他命人取來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現場熬成粥,最後煮出了兩大盆。
僅憑一個小實驗,劉協便抓出了中飽私囊的蛀蟲,不得不承認這個皇帝是有一定能力的。即便是落到曹操手裡被架空了權力之後,劉協也依舊沒有忘記自己帝王的身份與威嚴。《後漢書.伏皇后紀》中就有這樣一段記載:「(曹)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勝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漢獻帝劉協的一句話嚇得曹操驚慌失措,以至於他後來不敢再單獨上殿朝見。
就是這句「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唬住了曹操,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說「你要是願意輔佐我那我就非常幸運,如果不能輔佐的話,希望你大發慈悲放棄我吧。」一個皇帝求臣子大發慈悲放棄自己,言外之意就是「你要是看我不順眼就自己來當這個皇帝」。當時曹操的周邊強敵環伺,這話要是傳了出去,誰都有足夠的借口來討伐他。而曹操「汗流浹背」也成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用來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
即便是混成了傀儡,漢獻帝劉協也依舊用自己天子的威儀讓曹操這不可一世的梟雄差點嚇破了膽,這也他和大漢的落幕顯得更加淒涼。試問,如果漢獻帝劉協能夠早出生半個世紀,憑他的能力有可能為大漢帶來一個短暫的中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