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南征荊州占的是劉表領地,但最受傷的人卻是旁觀者劉備,此役讓劉備失去了徐庶。同時,曹操還得到了荊州的大部分文武俊傑,如劉先、文聘、韓嵩、鄧義等人。這樣就使得劉備的元氣大傷,而這也是劉備後來人才庫嚴重不足的重要原因。
有人認為曹操南征劉表是其戰略錯誤,因此才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破壞了曹操統一全國的大略。我卻有不同的看法:曹操南征劉表,是當時絕對正確的選擇。而取西蜀,則無疑於自殺行為。
首先,我們看一下西蜀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當時漢中由張魯據有,張魯是靠五斗米教起事的,其影響力僅在漢中一地,他自己也並沒有北上中原的野心,反而是由於劉璋殺害了他的母親,因此他時刻不忘進兵蜀中。而當時的蜀中,劉璋闇弱,胸無大志,內部也並不穩定,再時刻擔心漢中的張魯的進軍,難以有大的發展。這兩個割據政權,如果沒有其他特殊情況發生,在幾年內是不會有大的發展的,早兩年去征伐他還是晚兩年去征服他,對曹操是一樣的。
而荊州方向的情況就不一樣了。荊州劉表與江南本是世仇,也曾互相攻擊,但他們對曹操集團又都非常敵視,時刻準備襲擊許昌。在曹操征伐張繡時,劉表曾數次率軍相救。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曾經遣人向劉表求救,劉表雖然未發救兵,可也並不聽從韓嵩等人的意見投降曹操,反而將韓嵩投入大獄,以至於拷殺韓嵩的隨從,而隨後又接納劉備以據曹操。在劉備的輔佐之下,劉表勢力的戰鬥力又有了極大的增強。
而江南的孫權也一直視曹操為勁敵,在曹操與袁紹相拒時,孫策就曾經準備奇襲許昌,可惜在大軍即將出征時孫策被刺客所殺,孫權接位之後,很快就理順了政權內部的關係,招賢納士,力量又有所增強。在這種形勢下,如果曹操擅自西征漢中,劉表和孫權都有可能進攻許昌。這樣,曹操又將陷入攻徐州時呂布叛反於其後的尷尬境地。曹操絕對不會再冒這樣的風險。所以曹操剛一平定二袁,立刻就作玄武池以訓練水軍。
先南後北無疑是曹操最佳的戰略,而在戰役發起的時機上,曹操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在劉表的身邊,還有一個劉備。曹操對劉備的能力,是非常瞭解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在曹操的心目中,劉表並不比袁紹可怕,而孫權尚幼,是否有所作為還看不出來。
如果沒有劉備,曹操也許可以將南征的時間表再向後推遲一段時間,等待將水軍訓練精熟再實施南征,畢竟只要曹操大軍坐鎮許昌,劉表和孫權都沒有能力來進攻(如果有人能勸說他們來進攻,曹操一定會重賞)。但曹操沒有機會等待,因為劉備的實力在急劇增加。在荊州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劉備已經網羅到了兩個頂級人物:徐庶和諸葛亮,荊州朝野之俊傑又都在逐漸向劉備靠近。而劉表的身體一直不好,後嗣問題又沒有處理好,這些事情曹操應該是非常清楚的。一旦劉表病死,荊州的劉琦就有可能和劉琮起內訌之爭。
而劉琦和劉備、諸葛亮關係密切,在劉備的輔佐之下,劉琮是不可能獲勝的。而一旦劉琦職掌荊州,整個荊州也就等于歸劉備控制了。曹操可以打敗比他強大的多的袁紹、呂布、馬超、張魯、劉璋之輩,但他不可能消滅一個實力和自己接近的劉備。所以,曹操必須在劉備羽翼豐滿之前將其剪除。因此,他才在建安十三年秋立即南下荊州。
可以說曹操的南下時機掌握的絕對合適。就在大軍進發的路上,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沒有足夠的實力抵抗曹操和劉琮部隊的兩面夾擊,只得逃遁夏口,而曹操的輕騎兵在當陽擊潰了劉備的主力,同時擄獲了劉備當時最為重要的謀士參謀之一徐庶的母親,並因此而使徐庶投降曹操。很顯然,徐庶只是劉備陣營中投降曹操的最為著名的一位,而不可能是僅有的一位。這樣就使得劉備的元氣大傷。
同時,曹操還得到了荊州的大部分文武俊傑,如劉先、文聘、韓嵩、鄧義等人。而這則是劉備後來人才庫嚴重不足的重要原因。雖然後來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但曹操的此次南征,也徹底打亂了劉備接受荊州全盤人馬以爭衡天下的基本部署,使劉備失去了能夠幫助他統一天下的最後一批精英人物。因此可以說,曹操南征的最大目標,其實是已經達到了,只是因為赤壁之敗,才沒有取得更為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