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個可怕的人。
在對司馬懿的謀略折服的同時,總是不由地膽寒,每次想到這個名字,都莫名的恐懼。關於司馬懿的雜聞傳記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在曹操擔任司空的時,曾經征辟司馬懿做幕僚,而司馬懿並不願意加入曹操,於是宣稱有疾病,呆在家中養病。連「吾好夢中殺人」都能說出來的曹操自然不信,於是派人扮裝刺客在深夜去「刺殺」司馬懿,面對架在脖子上寒氣逼人的利刃,二十出頭的司馬懿硬是躺著不動,一副驚恐萬狀的模樣,連連向刺客討饒,就這麼地瞞過了老謀深算的曹操。
這則故事流傳很廣,但歷史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不過以史書中司馬懿的性格,這事兒他絕對幹得出來。
因為在多年後,司馬懿用傳說中的手段,麻痺了曹爽,發動政變血洗朝堂,攫取了曹魏的最高權力。但老七之說司馬懿令人恐懼,因為在司馬懿的戎馬生涯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曹魏攻打遼東公孫淵的時,司馬懿統率大軍把公孫淵圍困在襄平城裡,他沒有強攻,而是採取圍困。當時正值七月,一場大雨讓遼河水暴漲,為了圍城魏軍在城下構築圍塹,河水的暴漲讓襄平城四周全是積水,而魏軍的營寨全泡在冷水中,所有的將士都盼望向遠處的乾燥地移防。但司馬懿卻下令,談移防者,斬。從事後的成果來看,司馬懿是對的,不撤圍,裝孫子,公孫淵在城頭一看魏軍的行為,怎麼判斷都只能證明圍城的魏軍不會打仗,在這種裝傻的假象下,公孫淵失去了突圍的時機。
此戰最後的結果不用說,襄平城破,遼東被削平。 但是請不要被勝利的輝煌迷惑,我們不妨從實際情況來想一想。
魏軍營寨泡在水裡了,衣服被褥全泡著,火都很難升起來。我們知道,暴雨積水的溫度很低,一般也就是2到8度左右,比人體體溫低多了。別說泡在這水裡呆一個月,就算是被暴雨澆了都會生病。在那個沒有退燒藥,沒有青黴素的年代,重感冒就能要人命。
這種情況還不讓移防,你讓士兵們怎麼活?
司馬懿就是不讓,甚至連提都不許提:誰敢提,我就殺誰。
好高明的謀略,好狠毒的謀略!對敵人狠毒不算什麼,對自己人也同樣狠毒,這才是真正的狠毒。
是的,我們往往因為高超的戰爭藝術目眩神迷,為之傾倒。毫無疑問,司馬懿又獲得了成功。但在成功的背後,他的士兵又因為他病死病殘了多少人?史書上毫無記載——沒人知道,甚至沒人關心。
司馬懿有點兒像曹操,善於偽裝欺騙,精於謀略計算,對付敵人毫不留情。但他在本質上與曹操完全是兩樣的。曹操大笑的時候能把腦袋浸入湯盆裡,憤怒的時候不惜流血千里,對國家的憂憤隨著那些慷慨悲歌噴薄而出,喜愛女人不惜賠了兒子的性命,打敗強敵的時候在馬背上邊舞邊唱。一個可敬、可恨、可愛、可親,有血有肉的人。
而司馬懿,在史書中關於這個人的筆墨著實不少,透過這些文字,我只能看到一個縝密,堅忍,奸詐,凶殘的影子,卻沒有喜怒哀樂,在他的身上感受不到半點兒性格,彷彿一團陰氣凝成的一個鬼魂。這就是司馬懿,也是諸葛亮要面對的對手。司馬懿接手曹真的工作後,來第一件事就是派遣郭淮和費曜率精兵4000火速上隴去堅守上邽,自己則統率大軍跟進,直撲祁山。
此時,蜀軍正在祁山城下,曹魏守軍還在抵抗。司馬懿堅信,只要自己的主力援救及時,上邽的麥收及時跟上,憑糧草就足以逼退諸葛亮。
這種構想不能算錯誤,但他的對手,是諸葛亮。前幾次北伐失利以後,諸葛亮也在反思,在總結經驗教訓。打了這麼多年,對於隴右戰局的輕重分佈,諸葛亮已經有了再清醒不過的認識:執著於蠶食城池和郡縣根本毫無意義,只要曹魏西部主力軍還在,敵人就能不斷發起反撲和反蠶食,蜀漢的國力只能在這種拉鋸中消磨殆盡。
不消滅曹魏西部主力軍,切斷隴右、分步北伐,無異於癡人說夢。
得知司馬懿的動向後,素來以作風周詳縝密著稱的諸葛亮,卻只留下極少兵力繼續圍困和監視祁山曹魏守軍,自己則親率主力徑直撲向東方——他要和司馬懿率領的戰區主力兵團決一死戰!
人總是在不斷學習和成長!
此時的諸葛亮沒有再執著於攻佔祁山,他已不再是二出陳倉時頓兵堅城二十多天無功而返的諸葛亮了,那時的他還缺乏對攻堅的正確認識,也缺乏對運動戰的深刻理解。
這時的諸葛亮能主動出擊與曹魏主力兵團一博,他也更不再是一出祁山才見張郃上隴就忙不迭撤退的諸葛亮了,那時的他還沒有和曹魏主力決戰爭雄必勝的自信,沒有樹立起對自己統率的這支軍隊野戰能力的自信。
這一切,都在這次行動中得到了改變。
善於巧思的諸葛亮在幾次北伐失利後,用元戎弩、八卦陣、嚴明的軍法鍛煉出了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蜀漢勁旅。現在,他終於有信心使用這柄利劍在野戰中摧毀敵人的主力,並下定決心這樣做。
他一劍就劈向了司馬懿的要害,上邽。
見諸葛亮竟然越過祁山等眾多尚未攻陷的曹魏城池,行軍數百里,突然出現在上邽。郭淮和費曜來不及準備,只有倉促邀擊諸葛亮,試圖趁蜀漢軍立足未穩,將其挫敗。
被挫敗的,反而是他們。
諸葛亮大破郭淮、費曜,趁機大割上邽的麥子。
這時最晚不過是三四月份,麥子遠遠沒有成熟,但曹魏在隴右的重要補給點被摧毀無疑。
隴右主客之勢,頓時逆轉。
諸葛亮並沒因此止步,他不顧逃回上邽的郭淮和費曜,馬不停蹄,揮軍繼續向東,主動尋殲司馬懿。
兩軍在上邽東相逢。
上一次出祁山,迴避正面交鋒的是諸葛亮,這一次出祁山,迴避交鋒的卻是司馬懿。
司馬懿遠道奔襲,兵馬疲敝,對這麼快就要跟諸葛亮主力決戰一沒準備,二沒把握,所以他踏踏實實地據險紮營,避不交戰。在等待中尋找時機。
諸葛亮反應奇速:既然我過去你不跟我打,我就調動你過來找我打。
一聲令下,蜀漢軍退回祁山。
諸葛亮進的固然迅猛,令人措不及防,退的更是巧妙。他這一退,曹魏在隴上的補給點已被摧毀,如果司馬懿再大軍前進,勢必得從關中運輸糧食,補給線就大大拉長,而自己每退一步,就距離後方近一步,補給線卻大為縮短了。
在運動中調動敵人,捕捉戰機,此時的諸葛亮再不比從前,已是深得兵法精要的大將了。
而司馬懿率軍追蹤著諸葛亮來到了鹵城,也就是現在天水和伏羌之間,和祁山等被圍困的城池遙為聲勢。同時繼續據險紮營,把營盤守衛得像鐵桶一樣,就是不跟諸葛亮野戰,不給諸葛亮可乘之機。
此時雙方對峙的地點已經被拽到了兩國最西邊的邊境,蜀漢軍的糧食固然快要吃盡了,但曹魏軍的糧食同樣也運輸困難。
諸葛亮有信心,司馬懿早晚得主動跟他決戰。
戰局發展到這一步,已經變成了意志的較量。
司馬懿的堅忍,天下無雙,但曹魏軍中的其他將領卻已經按耐不住了。
他們紛紛請戰,司馬懿不允許,他們就指責司馬懿是「畏敵如虎」,甚至大聲質問他,將怎麼去面對天下人的恥笑?
要是擱在幾年以後攻打遼東的司馬懿,這些違反軍令的傢伙早就一個個人頭落地了。
但這時候的司馬懿做不到,他才剛接替曹真的職務不久,原先歸屬曹真麾下的眾多驕兵悍將基沒幾個對他心服的,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他們都不會接受這個空降司令。
在眾多不服的驕兵悍將中,為首的就是老將張郃。
話說,張郃其實很不得志。
自打跟隨夏侯淵征西的時候起就是西部戰區總司令的副手。他的勇猛善戰素為劉備所忌憚,黃忠砍掉了夏侯淵的頭顱呈遞給劉備,劉備雖然高興,卻大歎一口氣:「要殺就該殺最厲害的,要這傢伙的腦袋有什麼用?」
夏侯淵一死,諸將推舉張郃暫代最高指揮官,憑這才穩定了局勢。
可是漢中失敗之後沒多久,曹真接手夏侯淵的職務,暫代又變成了副手。
此後的張郃就像是曹魏的救火隊,哪兒需要打仗了就把他往哪兒調動。
曹丕當了皇帝要討伐東吳,就把張郃調到中南給司馬懿打下手。等諸葛亮一出祁山了,張郃又奉命都督諸軍去支援曹真,到了關中又成了曹真的副手。儘管他建立了那麼多的戰功,卻始終是個副總司令。
司令司令,前頭掛個副,就屁也不是。
好容易曹真病重不起了,這回要選拔新的西部戰區總司令了,在當時關隴諸將中,論在關隴打仗的經驗和戰績,誰能比得上征西車騎將軍張郃張俊乂?好容易該輪到張郃了吧,可曹叡偏偏卻調來了司馬懿。
要說張郃的肚子裡一點兒氣沒有,那絕是假話。
所以自打司馬懿到了關中,倆人就跟鬥氣兒似的不對付。司馬懿說東,張郃必定要說西。
司馬懿下令集中兵力全軍營救祁山,張郃就跳出來大唱反調,說應該分兵駐守雍和郿這倆地兒,諸葛亮一出祁山,同時趙雲可是在斜谷另一頭晃蕩,威脅郿縣的。萬一這回他顛倒了個兒,祁山是吸引我方兵力,實則偷偷兵出斜谷打郿縣、長安,那我軍的側後不就危險了嗎?
司馬懿把他給頂回去了,說,如果你覺得,我們派到隴右去援救祁山的前軍能獨當一面對付諸葛亮,那你說的當然對,可如果不能,你這樣三分兵力,只能讓諸葛亮各個擊破。
不能說張郃考慮的沒道理,他是根據擊破諸葛亮頭一次北伐的經驗作出的判斷。諸葛亮頭次北伐就是這樣搞聲東擊西,不僅如此,當時的蜀漢軍野戰能力不足,所以頭一次北伐的時候見張郃上隴就撤退。所以張郃瞧不起諸葛亮正面交鋒的能力。
但事實證明,司馬懿的判斷是對的。
諸葛亮選擇了主力和頭一次北伐相同的出兵路線,恰恰是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新戰略,他就是企圖迷惑曹魏機動兵團分兵郿縣,再利用已百煉成鋼的蜀漢勁旅,以一反常態的勇銳姿態將其各個擊破並殲滅。這,就是諸葛亮本次北伐的用兵真正意圖。
叡者,聰明通達是也。曹叡不用張郃而用司馬懿,他的名字裡不愧有個叡字。諸葛亮終於有了一個旗鼓相當的敵手。
當司馬懿繼續率軍挺進祁山,張郃再度跟司馬懿意見向左。張郃覺得,諸葛亮已成孤軍,糧食又少,很快就得捲鋪蓋走人,完全沒必要跟著他走,不如分奇兵襲擾蜀軍後方,迫使他早日撤退就夠了。如果只是一門心思前進,卻又不敢逼近諸葛亮跟他交戰,只能讓人失望。
對張郃這個建議,司馬懿冷冷的一笑,完全置之不理,只顧繼續率軍逼近諸葛亮,甚至連理由都不給張郃一個。但實際上張郃的這個建議恰恰是很有價值的。的確,這時候祁山諸城已經被蜀漢將軍王平的部隊圍困了幾個月,士氣和糧食都所剩無幾了,如果只見諸葛亮回師祁山卻遲遲見不到己方援軍,它們很可能會投降。但這種投降是極不穩固的,諸葛亮沒法在祁山一帶久留,只要他糧盡撤回了漢中,這幾個孤城遲早還得投降過來。
以司馬懿的謀略,他不是想不到這一層。可現在他要確立西部戰區總司令的權威,他要給諸將一個清晰的信號,他,司馬懿,將以自己的方式擊退諸葛亮,所以不聽張郃的意見。結果司馬懿的做法果然使眾多將領們鬧得不可開交。
張郃這時候的態度很曖昧,按理說以他的資歷和威望,幫助司馬懿壓制眾將的喧嘩不過是小菜一碟。可眾將該怎麼折騰還怎麼折騰,可見張郃就算沒有從中推波助瀾,也是在一邊冷眼旁觀,等著看司馬懿的笑話的。司馬懿迫於諸將的壓力,向諸葛亮的祁山之圍發起了進攻。
他令張郃攻擊蜀漢祁山南圍的無當飛軍,自己率領其餘部隊進攻諸葛亮的中軍。諸葛亮等的就是這個,派出魏延等將迎頭痛擊,大敗司馬懿,斬首三千級,繳獲了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如果諸葛亮能趁機擴大戰果,徹底打垮司馬懿,那麼別說隴右,即便是關中,也有可能一舉囊括。可是他做不到。
司馬懿之前在鹵城的據險紮營十分堅固,憑借營寨他重新收攏敗兵,敗而不潰,繼續和諸葛亮對峙。諸葛亮對此滿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