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一片忠心耿耿,為什麼最後反而下場淒慘?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三國網小編一起看下去。
魏延跟關羽之間,不僅長相上有相似的地方,更在於兩個人的性格上也有一定的性格。都很孤高,不是特別合群的人。不過,比起關羽在年輕時就碰到自己劉備這樣,能夠讓自己效力的主公不同,魏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碰到一個值得讓自己賣命的人。也得不到重用。雖然不是底層士兵,但一直這麼懸著。即使知道了劉備的名聲,有一次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僅剩幾十米的時候,依然擦肩而過。
所以,當魏延能夠投靠到劉備麾下,內心一定是激動的。他不僅自己一個人,還帶著自己的部曲,也就是私家軍,一起投奔劉備。也就是等於把自己的所有身家性命,都交到劉備手裡。而劉備也沒有辜負他,當劉備成為漢中王以後,就把魏延提拔為漢中太守,屬於獨立鎮守一方的大將。這是關羽、張飛才有的待遇。魏延也盡心盡力的賣命。
即使到了後來,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管蜀漢大權,魏延依然盡心賣命。即使他給諸葛亮在兵出子午谷這件事上有分歧,但遇到諸葛亮的命令,他依然堅決執行。對於一個武將來說,這已經足以能表現出他的忠誠了。不過,僅僅在諸葛亮剛剛死後。魏延就被楊儀參了一道謀反不忠的奏折,最後被殺,並且被誅滅三族。
很多人都說,殺魏延是諸葛亮的主意。諸葛亮在生前看出了魏延要謀反的苗頭,曾經告訴劉備,要殺掉魏延。結果劉備惜才,一直沒殺。後來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因為手上大將不多,再加上自己能壓制魏延。所以,一直沒殺。但也沒重用。這才有兵出子午谷,諸葛亮反對魏延的意見。
這個說法,其實很不靠譜,而且主要根據,都是來源於小說。在正史裡,諸葛亮對魏延,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這一點,可以從魏延的職位和名號裡看出。魏延曾獲得征西大將軍的職位,統兵人數上萬,假節等。征西大將軍,雖然是個虛號,但代表一種榮耀。
統兵就不用說了,蜀國本身軍隊數量有限,上萬已經是很高的實權了。假節,則意味著,魏延在某些時刻的權力,可以跟皇帝的權力一樣。這種權力,一般只有在外統帥大軍的將軍,或者朝廷內的重臣,才有資格獲得這項權力。屬於最高榮耀。魏延能得到這些東西,本身也代表著信任。
諸葛亮本身是個政治家,殺雞取卵的事情,他也不會幹。而且,諸葛亮臨死前的遺囑上,寫的是,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那就不用管他。
其實,魏延真正被殺的原因在於,楊儀想殺他。因為兩個人之間的私怨,楊儀找了這麼一個借口,殺掉魏延。這純粹屬於蜀國的內鬥。而這種內鬥,無異於削弱了蜀國的實力,讓吳國和魏國看著開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