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諸葛亮有什麼樣的情懷?《三國》對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對於諸葛姓氏對日本有何影響,深厚的情結之下是如何崇拜三國演義的,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
日本文學領域
1898年著名的《星落秋風五丈原》這一首長篇敘事詩在日本由一位名叫土井晚翠的日本近代詩人發表,故事的主線從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開始,其中深刻描述了諸葛亮赤壁之戰,白帝城托孤,以及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七出岐山最後病歿於五丈原的故事。隨著這首詩的橫空出世很快就得到了青年的喜愛,其中很多精彩片段很多人都能夠倒背如流,以及諸葛亮明知天命不可違為為之的悲壯英雄色彩,更是讓日本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日本歷史》歷史的編寫向來對近代中國十分傲慢,但唯獨對諸葛亮畢恭畢敬,日本人每讀《出師表》都激動萬分,甚至熱淚盈眶,並且從他們口中得知中國人讀《出師表》都不會熱淚盈眶,激動萬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日本人受到這首詩的影響,基本上所有的日版「三國」故事都是「星落秋風五丈原」就停滯了。日本著名作家吉川英治寫《三國誌》也不例外,並且還表示:「諸葛亮一死,就相當於主人公死亡,往下寫的興趣和力氣都沒有了。」所以只能就此完結。
由於日本常年被《三國演義》所熏陶,不僅使三國文化在東亞,東南亞的地位提高,更使得日本對中國三國爭霸裡面忠義文韜武略更是無比崇拜,甚至一度癡迷,將三國精神與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相結合。
小說-動漫-遊戲的轉變
日本漫畫是極具影響力的,由於日本人對《三國演義》的癡迷,斥資15億日元製作了史上最大的劇場版《三國誌》(又稱為東映三國誌)。如此大手筆是根據著名漫畫家橫山光輝同名漫畫改編而來,始於「桃園結義」終於「赤壁之戰」。開篇曲更是家喻戶曉的《英雄的黎明》,《天龍八部》《神雕俠侶》兩部電視劇就是經常「借用」這段配樂。
日本人對於東映《三國誌》也是下了血本,為了還原三國的真實場景,製片人員多次遠赴中國各地實地取景,甚至招募了大量的臨時演義,為了拍攝諸葛亮北伐場景,3000人要穿上鎧甲,對於一部動畫片而言,這未免過於真實了,對著整部動畫片還是更趨於原著的,只是在片尾加入了日本人對於三國歷史的部分理解所做了一些改動。
《三國演義》在日本的影響
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也不少,據他們說,有的老闆對三國很癡迷,非崇拜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有趣的是中國留學生給這種老闆打工的比較多。為毛呢,這是因為只要你在面試時說自己喜歡《三國》或《水滸》就算是過了第一關,對於三國的名人劉備,關羽,張飛或者是水滸裡的武松,松江等人說出他們的名字都可以被錄用,倘若你姓諸葛,那就撞大運了,日本人會對你格外敬重。很多日本人的大老闆把《三國演義》列為領袖必讀書籍,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表示:「讀三國能給我帶來智慧和方向,是我最好的老師。」
日本政府有一本必讀書籍《德川家康》,而《三國演義》能與這本書齊名,可以想像一下三國對於日本的影響已經是深入骨髓了。咱們中國94版的電視劇《三國演義》開拍時,為了還原三國真實情景,還特別前往日本參考學習,主要就是因為日本保留了三國其實的建築風格。純國產新三國上映後還一度遭到日本人的批評,聲稱:「只認陸樹銘演的關羽。」其實我想說新三國的關羽其實更帥。
精神領袖
日本很小,而且是一個島國,常年的地震讓日本人常常沒有安全感,因此民眾的危機意識都非常強,潛意識裡面就有指點江山稱霸天下的心,但如此小國人口不足所以常常難以做到,這就使得他們對三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日本歷史和中國歷史上最喜歡的人物對比,第一名是曹操和織田信長,曹操排前面,第二名是諸葛亮和豐臣秀吉日本人始終排在後面,可能這也是日本人常年老二的原因,無論在哪個時期都只能給別人當小弟,逮到機會就侵略別的國家。
在一定程度上,日本已經被中國文化所影響,說是中國的複製品也不為過,日本人的技術基本都是從中國學習過來才得以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