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操和劉備,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劉備幾乎成為了"漢朝正統"的代名詞,但實際上"曹魏正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主流的認識。從魏晉到唐朝末年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曹操都被公認為"漢朝正統",但五代之後人們的態度為之一變,劉備後來居上成為了"漢室正宗"。
後來居上的劉皇叔與五代之後編纂的史書有著相當大的關係,並且受到宋朝時期"話本"的影響,他逐漸成為了民間流傳的正面人物。所謂"雙手過膝,兩耳垂肩,面如冠玉"這類的外貌描寫,在陳壽《三國誌》中是找不到的,這都是後人的附會。
曹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被認為是漢朝正統,為何劉備後來居上呢?這其實與宋朝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有關,他就是《資治通鑒》的編纂者司馬光。
對於司馬光,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砸缸"的故事了,實際上司馬光到底有沒有砸缸救人,這還有待歷史學家們去考證發掘。但毋庸置疑的是,司馬光改變了後人對劉備的看法,並且將他提高到了"漢室正統"的地位。
劉備取代曹操成為新的漢朝代言人,這一切都是司馬光惹的禍,其實這還要從唐末五代的風氣說起。
魏晉乃至唐朝末年之前,鮮少有直接歌頌劉備等人的文學作品出現,例如著名的詩人李白,他的"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直接歌頌的是建安時期的曹操、操之等人。直到唐朝末年才零星的出現歌頌劉備等人的詩歌,最為著名的當然是劉禹錫的那句"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這可以說是將劉備立為正統的最早一批詩歌。
與此同時,還有懷古的組詩《蜀》、,《魏》、《吳》三首,"君王幸是中山後,建國如何號蜀都"直接光明正大的將劉備奉為了漢朝正統,並且大肆宣揚他作為中山靖王后裔的血統。
當然了,唐朝初年以及唐朝中後期也有一些描寫蜀國人物的詩歌,例如岑參的"先主與武侯,相逢雲雷際"和李白的"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等等,但非常明顯這寫的是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相知相遇的故事,並不單單寫劉備。
唐朝末年的詩人們為劉備的正統地位開了一個頭,而真正的濫觴其實是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中,這本書雖然仍舊是以"魏"紀年,但劉備和蜀國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曹操等人反而受到了壓抑。到了朱熹的《通鑒綱目》中,更是以"蜀"紀年,劉備的地位完全確立了下來。
《東坡志林》這類筆記記載,當時有關三國的話本在民間已經相當流行,百姓們已經接受了劉備作為正統漢朝繼承人的形象。那麼這一頗有意思的現象是如何而來的呢?要知道,在《資治通鑒》之前的大部分史書,都是以"曹魏"為正統核心的,為何宋朝之後評價為之一變?
這其實是評價的標準發生了變化的緣故,"天命觀"被"血緣觀"所取代了。曹丕在稱帝之前接受了漢獻帝劉協的禪讓,並且延續長久以來"十三州"的劃分,他的上位是完全符合程序的,宋以後評價標準的變化與現實的歷史背景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唐朝末年的人們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安史之亂"導致的五代十國使得天下分裂,由此人們開始對"血統"重視了起來。尤其是大量的北方遊牧民族攻伐中原,這使得華夏子民逐漸加強了"民族"和"血緣"的關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血脈相續的人才是最靠譜的。
另一方面則是"天命"的標準其實已經不適用當時的實際情況了,五代時期的每一位割據者都宣稱自己是"天命所歸",到底哪一個更可靠也很難說清楚。而宋朝雖然實現了中原王朝的再一次統一,但它一直沒有解決遼國的問題,宋朝人的心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
唐末五代的許多事物都影響到了宋朝尤其是北宋,例如李商隱的詩歌直接影響了當時的"西昆體",以及賈島等人的詩風被北宋繼承為了"晚唐體",而"尊劉抑曹"這樣的風氣也自然從唐朝末年傳到了北宋。
編纂《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是那個時代的人物,他必定受到時代環境的影響,因此他將劉備的地位提高也就不足為奇了。宋以後的元朝又屬於外族,元朝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卻留下了深刻的痕跡,為此明朝以後的史學家還是將劉備奉為正統。滿清入關之後,這種思潮已經固定了,清朝的皇帝也就沒有必要去大費周折了。
更為重要的是,元朝和清朝這兩個朝代的君王其實更加認同劉備的正統地位,因為"禪讓"與"天命"這種把戲已經被後人揭穿了,為他們遊牧民族的身份更不可能成為"天命之人"。相比之下,尊奉劉備雖然不能為他們帶來什麼好處,但卻比尊奉曹操要少很多麻煩。
劉備和曹操兩個人的正統之位,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演化過程,到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劉備則完完全全地成為了正面人物,而曹操成為了反面人物。再到之後以《演義》為藍本的戲曲中,曹操和劉備則完全被臉譜化了,不知這是歷史的必定還是歷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