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將領徐盛一生有何作為?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提到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武將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對於蜀漢五虎上將來說,指的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將則聚焦了張遼、張郃、樂進、於禁、徐晃這五位著名將領。實際上,對於東吳來說,也有自己的著名將領組合。按照介紹,江表之虎臣,是三國時孫吳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善戰而為人稱道。
根據陳壽的《三國誌》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他們為孫吳基業的開闢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功勳。《三國誌》把此十二人合為一卷作傳(卷五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盛讚他們為「江表之虎臣」,故名。對於筆者今天要說的徐盛,雖然也是「江表之虎臣」中的一位。不過,對於這位將領來說,卻被很多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所忽略。當然,這也是因為在三國時期,東吳著名將領的存在感,本來就整體偏低。不過,就徐盛來說,多次以少勝多,其勇猛堪稱東吳版的趙雲。
一
具體來說,徐盛(生卒年不詳),字文向,琅琊莒縣(今山東省莒縣)人,三國時期孫吳著名將領。徐盛年輕時,由於中原地區發生戰亂,所以徐盛從家鄉莒縣遷居到吳縣(今江蘇蘇州),以勇氣而聞名。吳侯孫策去世後,弟弟孫權繼承其位,任用徐盛為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並擔任柴桑縣令,以抵禦黃祖的入侵。黃祖的兒子黃射曾經率領數千人南下柴桑,攻擊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殺傷黃射的部隊千餘人。其後開門主動出戰,大敗黃射,黃射被擊退後再也不敢前來侵犯。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這場戰役沒有什麼知名度,但是,徐盛憑藉著200人的兵力,就能擊敗數千人的大軍,無疑是他勇猛的最好體現。
提到漢末三國時期的猛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呂布、馬超、張飛、關羽、趙雲、許褚、典韋等人,也即很少有來自東吳的武將。而就《三國誌》等正史中,顯然是有資格和趙雲等人相提並論的。在征討黃祖留下戰功之後,後來孫權加封徐盛為校尉、蕪湖(今屬安徽)縣令,又因為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今安徽青陽南)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為中郎將,督校兵。自此之後,徐盛在東吳得以獲得更多的表現。
二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八月,徐盛跟隨孫權攻打合肥。在東吳大軍包圍合肥之後,某一天清晨,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率領800人從城中出戰,發起突襲。孫權的將士們沒有防備,陳武奮戰而死,徐盛負傷遺失了自己的長矛。在這場戰役中,正是因為陳武、徐盛等將領的奮力一搏,這才力保孫權可以逃過一劫。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東南),徐盛跟隨孫權一同迎擊。當時魏軍無法攻克濡須口的濡須塢,於是改走歷陽陸路嘗試大舉轉攻橫江(並沒有攻破橫江),徐盛與東吳諸將前往迎戰。不料突然遭遇大風,吳軍的蒙沖戰船被吹到敵軍岸邊,東吳諸將心中恐懼,沒有人敢出戰。
在此背景下,無所畏懼的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被徐盛嚇破而潰逃,死傷慘重。風停後,徐盛率軍返回。孫權非常看重徐盛在此戰中立下重大功勞,史載「權大壯之」。對於徐盛來說,這又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鬥。而徐盛之所以能全身而退,顯然還是因為他的勇猛。和徐盛比較類似的是,蜀漢的趙雲也經歷了相似的場景,並且憑藉著自身的勇猛而來去自如。
三
公元221年,徐盛被加為建武將軍,封都亭侯,領廬江(治今安徽潛山)太守,又得到臨城縣作為賞賜的奉邑。這一年,因為關羽被殺和荊州丟失,劉備於是發動了夷陵之戰。公元222年(魏黃初三年),劉備率軍來到西陵(今湖北夷陵),徐盛攻取了劉備的多處營寨,立下功績,大破劉備於夷陵。在夷陵之戰中,徐盛身先士卒,成為陸遜擊敗劉備的重要幫手。在劉備大敗逃往白帝城時,徐盛與潘璋、宋謙等上表繼續進攻蜀國必定可以擒獲劉備,但陸遜與朱然、駱統等認為曹丕雖然說支援但其實趁機偷襲,建議不要再追。
當然,最終的結果正如陸遜等人預料的一樣,夷陵之戰結束後,魏文帝曹丕就發動了進攻東吳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東吳水師遭遇大風後,又遭遇張遼、王凌等人的進攻。吳軍傷亡慘重。不過,徐盛收集殘兵,與全琮一起迎擊曹休等人。雖然曹休率領了眾多兵馬,但是,徐盛和全琮以少御多,使得臧霸無法攻克。徐盛和全琮發起追擊,斬獲數百人,擊破臧霸並斬殺其麾下大將尹盧,使到敵人敗退。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曹丕調動了20多萬大軍討伐東吳,但是,東吳擁有徐盛等盡忠職守的將領,得以在劣勢的基礎上擊退了曹魏大軍。之後,徐盛被加為安東將軍,封蕪湖侯。
四
最後,公元224年(吳黃武三年),魏文帝曹丕對上一次的失利並不甘心,於是再一次率領大軍南征,企圖渡過長江,佔據東吳的疆域。徐盛獻計在建業(吳國都城,今江蘇南京)周邊百里築起圍欄,製造籬笆,圍欄上設下假樓稻草人,在江面設置浮船。曹丕大軍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看到綿延數百里的圍欄,心中驚愕,曹丕感歎:「雖然魏有千群騎兵,但也沒有用途」,隨即曹丕乘坐的龍舟遇到暴風海浪,船身幾乎完全覆滅。在徐盛的疑兵之計下,魏文帝曹丕說道:「孫權果然有人才也,現在還不可以圖謀吞併東吳啊」 ,於是引軍撤退。諸將這才明白徐盛有先見之明,紛紛拜服。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公元219年的漢中之戰中,趙雲也使用了類似的計謀。此戰,黃忠率領大軍奪取曹軍的糧草,後者派出大軍進攻趙雲鎮守的大營。彼時,張翼正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要閉門拒守。趙雲此時兵力較少,認為死守不是最好的辦法,於是進入大營之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自己的軍隊偃旗息鼓。曹操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怕中埋伏,不敢向趙雲進攻,於是向後退去。而在曹操之後,他的兒子曹丕則中了徐盛的疑兵之計。從這一角度來看,徐盛可以稱之為東吳版的趙雲了。在黃武年間(222-229)的中期,徐盛去世,其爵位由兒子徐楷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