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仗時為什麼不帶著諸葛亮?他是什麼用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打仗時為什麼不帶著諸葛亮?他是什麼用意

很多人都不瞭解劉備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會看見那個運籌帷幄,略施小計就將敵軍殺得落荒而逃的諸葛亮。他的聰明才智,足智多謀可謂是敵軍的一舉一動都算的清清楚楚。

我們也不禁想到:如果擁有這樣的才能的軍事,取得天下實在是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但是在歷史上,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建立的蜀漢並沒有完成漢室一統的志願。

小說在刻畫諸葛亮的時候,將他的神機妙算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例如被我們熟知的"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都是表現諸葛亮的。

但這些都是存在於小說中的人物刻畫,實際在歷史上的諸葛亮究竟有多大才能,又被劉備是如何運用的都是一些在小說中表現不出來的東西。

其實,在正史的記載上,諸葛亮在追隨劉備後,幾乎是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的機會的。他更多的時候是留守在後方。即使在史書的記載中,諸葛亮身為劉備的軍師。

本應該這樣的人跟在前線作戰,才能發揮出自己更大的作用。但是為何偏偏讓這樣的軍師留守在後方?

難道是因為諸葛亮並非是這樣一個擁有才華的人?結果當然不是這樣。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在自己放下所有的架子時,與諸葛亮在隆中談論天下局勢時,諸葛亮表現出來的才智早早就證明了自己的才華,自然劉備也是被深深折服。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先看看劉備的幾次作戰。

在入川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領諸葛亮,在打算攻取漢中的時候他帶領的是法正。這兩次帶領的都是別的智囊,都沒有將諸葛亮帶在身邊。

在這麼多次的關鍵的戰鬥中,諸葛亮是一次都沒有參加的。劉備而是將他放在後方,處理後方的政務,管理發展後方的經濟。

在史書的一些記載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才能對於後方的政務處理和發展兵力財力都有著很大的才能。

雖然他的職務是軍事,但是他在蜀漢的主要職務是處理政務要求,發展經濟。雖然他沒有親自去戰場指揮戰鬥,但是他在維護後方發展,他的作用還是十分的重要的。

一個勢力不僅僅需要前方的奮戰,擴張地盤,更需要的是後方能夠提供穩定的支撐。行軍作戰最為重要的就是糧草。其實在歷史上,陳壽對於諸葛亮的評價就是: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諸葛亮在於治理民干的問題上,他的才能是更大的。

劉備對於諸葛亮自然是十分的瞭解,自然清楚他的才能在哪。所以將他放在後方治理政務才是最大的發揮他的才能。劉備作為三國時期的一位霸主,自然他的識人,用人的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是這不是其中的唯一原因。毛主席是這樣的評價諸葛亮:諸葛一生謹慎。他是以謹慎來說諸葛亮,其實諸葛亮也是以這樣的話語評價自己。

諸葛亮在計謀方面更多是求一種穩定的方式。他一向是想事事做到嚴謹的態度,不善於使用出奇制勝的方式。但是在那樣一個時代,攻佔一座城池是很難的,要是不使用一些出奇制勝的謀略是很難做到勝利的。

正是諸葛亮這樣的謹慎態度,讓他對於喜歡冒險的魏延是十分的不喜歡。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進行北伐期間,蜀漢此時的魏延對於北伐立下很多的功勞,但是他的冒險方式以至於讓諸葛亮對他並沒有好感。

謹慎的態度自然也是很好的,但是有時對於一個國家整體的謀略方式是一種限制。劉備也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他將諸葛亮作為一個國家軍事政務方面的重臣培養。可以將他的才能更好的發揮出來,將謹慎的態度放在政務上可以更利於國家發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