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能夠偷渡陰平成功,只靠他自身的本事?有兩點原因特別重要!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263年,鍾會率領魏國大軍進攻蜀漢。當時鐘會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魏軍西路指揮官鄧艾在攻佔沓中後,向鍾會建議從陰平偷越,直逼涪城,劍閣守敵必定回救涪城,大軍即可乘勢前進;如果劍閣守敵不撤,涪城空虛,定能攻下。鍾會接受這一建議,令鄧艾實施。陰平與劍閣相隔百餘里,是氐羌民族居住區,崇山峻嶺,很難行走,蜀軍也沒有設防。鄧艾從沓中出發,通過了陰平小道,直撲涪城。涪城守將馬邈不戰而降,魏軍從而迅速攻下涪城和綿竹,等魏軍逼近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
但實際上,當時鄧艾偷渡陰平,僅僅只用了三千士兵。這要比當時魏延在第一次北伐途中,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所使用的兵力更少,而且「子午谷奇謀」不過只是魏延的設想,但偷渡陰平卻就此成功,並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那鄧艾之所以可以偷渡陰平,作戰成功,靠的只是他自身的本事嗎?
首先,鄧艾的計謀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為姜維當時已經失去了漢中。要知道蜀漢雖然地勢險要,但東邊和北邊都不算安全,畢竟此時荊州已失,東面就是東吳,而北方雖然山路崎嶇,但還是有道路的。不過東邊的孫吳在蜀漢後期與蜀漢一直算是同盟,因此東邊並不危險,但漢中的遺失,則讓蜀漢的北方門戶大開。因為漢中一丟,魏國可以用兵力優勢,從三面包圍蜀漢,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最為關鍵的是,鄧艾能偷渡陰平成功,是因為他背後有魏國作為強有力的支撐。畢竟此時的蜀地已經疲敝不堪,常年的征戰讓百姓厭倦,更讓人無奈的是,當時蜀漢早早進入了衰頹期,此時蜀漢國內已經出現了漢末時期的一大特徵,宦官當權。由於當時黃皓手握大權,為了消除異己,他不僅誅殺重臣,更是逼得姜維要避禍沓中,遠離政權中心。反觀魏國,此時司馬家已經取代了曹家掌控大全,朝廷內部安穩,國力雄厚,即便鄧艾偷渡陰平失敗,也對此次戰爭的結局沒有太大影響。在如此強有力的後盾之下,鄧艾能成功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筆者認為,蜀漢人口少,資源匱乏,最先滅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即便不是鄧艾偷渡陰平導致蜀漢滅亡,鍾會也會率領大軍攻破成都,最終導致蜀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