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軍南下時,劉備渡江逃跑,很多百姓都投靠劉備,為什麼他們願意跟著劉備一起逃亡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老百姓之所以要跟著劉備一起跑,主要是因為劉備宣傳得好,讓老百姓誤以為曹操會屠城,如果留下就是必死。但實際上,就算這些百姓真的留下,曹操也根本不會殺他們。
要想說清楚這事,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公元208年,已經徹底平定北方的曹操,將目光投向了南方。此時的曹操,已經統一了整個北方,東漢十三州當中,只有西邊的涼州,西南的益州,以及南邊的荊州、揚州還沒有平定。而涼州當時表面上已經臣服,益州又太遠了。如此一來,曹操可選擇的對象,就只有荊、揚兩州了。
最終,曹操決定,先取荊州。
曹操選擇荊州的理由,倒也並不複雜。因為荊州地處益州和揚州之間,只要拿下了荊州,益州和揚州就再沒有聯手的機會,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只要拿下了荊州,曹操統一天下便再無懸念了。
不過,想要拿下荊州,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曹操此時已經統一了整個北方,在兵力上佔據絕對的優勢。但曹操麾下的軍隊,大多是陸戰軍隊,缺乏水軍。而江南又多水道,所以曹操只能臨時訓練水軍,為接下來的戰鬥備戰。
正是這個缺點,後來導致了曹操的大敗。
短暫訓練士兵適應水戰之後,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兵鋒直指荊州。此時曹操的運氣倒是極好,就在他剛剛南下的同時,南方傳來消息:荊州牧劉表死了。
還沒開戰,對方的老大就掛了,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且在劉表死後,荊州內部更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陷入了內亂,這無疑又是一個好消息。
當時荊州內部的情況,極為複雜。
首先,劉表有好幾個兒子。按照中國古代的嫡長子繼承製,劉表去世之後,他的位置應該由他的長子劉琦繼任。不過問題就在於,劉表做荊州牧之前,他的正妻陳氏就死了,劉表後來又娶了一個蔡氏做正妻。這個蔡氏嫁給劉表之後,雖然一直沒給劉表生過孩子,但是蔡氏的侄女嫁給了劉表的次子劉琮。所以,蔡氏是堅定支持劉琮接班的。
如此一來,長子劉琦和次子劉琮,就開始圍繞著繼位人的資格,展開了競爭。
劉琮雖是次子,但有蔡氏和蔡氏身後的蔡家支持,一時間反倒是佔了優勢。而身為長子的劉琦,反倒是落了下風。沒辦法,劉琦自然也只能去找外援了。找了一圈之後,劉琦發現,最適合做自己外援的,就只能是當時依附劉表的劉備。
大名鼎鼎的劉皇叔,此時其實相當地落魄。自從衣帶詔事件後,劉備被曹操一路追殺,先是投奔了袁紹,後來見袁紹勢微,又跑去投奔劉表。到了荊州這邊之後,劉表表面上對劉備倒是以禮相待,但暗地裡卻對他有所防備。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荊州是劉表的地盤,而劉備在投奔劉表的同時,麾下還有一部分直屬軍隊。要是任由劉備在荊州隨意發展,難保不會出問題。所以最終,劉表將劉備安排到荊州邊緣,去給他站崗放哨,盡可能地把劉備邊緣化,同時削弱他的力量。
劉琦去找劉備的時候,劉備就是這樣一個尷尬的處境,兩人一拍即合。
此後,恰逢荊州江夏郡太守黃祖戰死。劉琦便主動請命,去擔任新任江夏太守。此時的劉琦,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覺得就算不能繼承荊州牧的位置,好歹還有江夏郡棲身。而劉表則是欣然同意。於此同時,曹操正式決定南下,然後劉表病重。
聽到劉表病重的消息之後,劉琦馬上返回,希望能見劉表最後一面。然而在蔡氏的阻撓下,劉琦連自己老爹最後的一面,都沒能見到,只能再次返回江夏郡。
就是在這樣一個局勢下,曹操來了,劉表死了。
劉表死後,蔡氏擁立劉表的次子劉琮上位,成為新任的荊州牧。對此,身為長子的劉琦,自然不買賬,荊州一時間便有了分裂的跡象。而南下的曹操,則是趁機派人勸降劉琮,希望劉琮能夠投降。
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剛剛上位的劉琮,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心思,所以直接投降了。而劉琮投降的時候,並沒有將這個消息同時告訴劉備和劉琦,而是自己單獨投降。
等到劉琦和劉備發現,劉琮已經投降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到了新野,帶了幾十萬大軍。而劉備當時則只有幾千兵馬,駐守在樊城,雙方只有一百多里的距離。
山雨欲來風滿樓。
此時的劉備,終於迎來了人生當中最艱難的一次戰鬥。堅守樊城,肯定守不住。投降,肯定也不行。因為當年劉備曾在衣帶詔事件當中,刺殺曹操,兩人有深仇大恨,投降之後,劉備大概率必死無疑,而且投降也不符合劉備的信念。
唯一的選擇,就是暫時撤退,撤往江陵城。江陵地理位置特殊,而且還有大量的軍用物資。佔據江陵,和劉琦掌控的江夏郡聯合,或許還有一戰之力。
而在撤退的過程當中,劉備曾率軍路過襄陽。當時投降的劉琮,就在襄陽城內。諸葛亮曾建議劉備,或許可以不去江陵,而是進攻襄陽。一旦拿下襄陽,便能控制大半個荊州,戰略意義更大。但最終,劉備卻放棄了這個選擇。
《三國演義》當中,對於劉備放棄進攻襄陽的解釋,是劉備過於仁義,認為劉琮是劉表的後代,如果他進攻劉琮,是對劉表的不敬,實在不忍。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把視角拉回到當時戰局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劉備的考慮可能不一定僅限於此。
因為當時襄陽城內,防禦也算是極強的。憑劉備這幾千人馬,能不能打得下來另說,就算打下了襄陽,戰鬥剛剛結束,曹操估計也就到了,劉備還是守不住襄陽。所以,進攻襄陽,對於劉備而言,不管是在道義還是在戰略上,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在劉備路過襄陽的同時,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帶走了大量的老百姓。
據史書記載,當時劉備撤退的時候,劉琮麾下很多將軍,包括老百姓,都自發地跟隨劉備一起逃難。等逃到當陽縣的時候,已經有十幾萬人跟著劉備一起逃命了。
這就很有意思了。
老百姓為啥要跟著劉備一起跑呢?
如果說,劉備戰敗了,逃跑了情有可原。但是那些荊州的老百姓,家鄉就在那裡,曹操又不是衝著他們來的,他們為什麼要和劉備一起捨家撇業的逃跑呢?
究其原因,其實有兩個。
首先,劉備在荊州的這幾年,一直很注意維護自己的聲譽,廣施仁義。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注意輿論宣傳,讓老百姓都知道他這位劉皇叔是個好人,願意跟著他混。
其次,是因為大家之前聽說,曹操來了之後,會屠城。
曹操屠城這件事,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確實這樣做過。當年曹操打下徐州的時候,曾因為早年自己父親被徐州牧陶謙手下的人殺死,開始了血腥的屠殺。對於曹操在徐州到底殺掉多少人,史書上一直沒有定論,但毫無疑問,肯定很多就是了。《三國誌》說是幾萬人,而《後漢書》則說是幾十萬人。
不管殺掉多少人,屠城這個惡名,曹操顯然是洗不掉的。
曹操屠戮徐州,發生在公元193年。而曹操南下荊州,則是公元208年。也就是說,那場駭人聽聞的屠殺,對於當時的荊州老百姓而言,就是十幾年前的事情。曹操的那場屠殺,就算在東漢末年那個戰亂頻發的時代,仍是極為罕見,甚至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再經過劉備、劉表先前一宣傳,大家自然對曹操感到恐懼。
曹操來了,對當時的荊州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很恐怖的詞。所以,老百姓跟著劉備一起逃難,自然也就很正常了。
那麼,從劉備的角度來說,劉備為什麼要帶著老百姓一起逃命呢?難道劉備就不知道,光帶著軍隊逃跑,速度會更快,會在更短的時間內抵達江陵嗎?
劉備當然知道。
但相比之下,帶上這些老百姓一起逃命,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第一,人口在東漢末年,是個相當重要的資源。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原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而荊州在南方,整個荊州才不到一百萬人。就是這不到一百萬人,也大多集中在荊州北部。像荊州南部的幾個郡,加在一塊也沒多少人。
沒有人,就算劉備有地盤,拿什麼去打仗?
所以,將這些老百姓一起帶到荊州南部的去,無疑是最佳選擇。就算曹操佔領了荊州北方,佔領的也是一片空城,意義不大。
第二,一旦曹操追了上來,這十幾萬老百姓,也可以作為劉備逃跑的屏障。要說起來,這招劉備還是和曹操學的。當年,曹操和袁紹戰鬥的時候,雙方曾在延津打過一場大戰。那場戰鬥當中,就發生了著名的斬顏良誅文醜事件。後世提到這一戰,大家首先想起的,自然是關二爺的勇猛。但同時,真正導致袁紹軍隊大敗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在於關二爺,而是因為當時曹操令人放棄隨行的百姓和輜重,減緩了袁紹軍隊衝鋒的速度。
所以,才給了關二爺可以斬殺文醜的機會。
當時劉備就在袁紹那邊,對於這件事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劉備知道,一旦曹操追了上來,完全可以放棄這些百姓和輜重,給自己創造一個逃離的時間,甚至可以趁機反殺曹軍。
果不其然,後來的事情發展證明,劉備猜對了。
在得知劉備已經棄城逃走之後,曹操當即命令麾下輕騎,以最快的速度追殺劉備。最終,曹操在當陽追上了劉備,然後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張翼德喝斷長阪坡』。但實際上,劉備真正能夠逃出生天的關鍵,其實是在於他既是放棄了那些老百姓,降低了曹軍的追擊速度,所以才得以逃脫。
後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劉備逃出生天之後,聯合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然後迅速拿下了荊南四郡。而後又以荊南四郡為基礎,入主益州,終成三足鼎立之勢。
至於那些和劉備一起逃命的百姓,大概會在落入曹軍手裡之後,發現自己的錯誤。當年曹操確實是在徐州搞過屠殺,但那主要是為了報殺父之仇。如今則不然,曹操大軍南下,只是為了拿下荊州,並非為報仇而來。而且當時劉琮已經投降了曹操,荊州名義上已經是曹操的地盤了,曹操自然不會對自己治下的百姓揮動屠刀。
這些老百姓,其實就算原地不跑,曹軍也根本不會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