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率75萬大軍伐吳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率75萬大軍伐吳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傾蜀漢全國之兵七十五萬征討吳國。戰役開始時劉備屢戰屢勝,相繼攻取峽口,巫地(今湖北巴東)和秭歸等要地。但最終卻被陸遜以逸待勞,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的七百里連營,劉備損兵折將,「僅以身免」。自此之後,劉備元氣大傷,他一生所追求的復興漢室的夢想也在此戰後徹底成了泡影。那麼,在這場賭上了蜀漢國運的戰爭中,劉備為何沒讓諸葛亮跟隨大軍作為軍師參戰,反而讓他留守成都。導致自己被一個「春秋方壯」的陸遜打趴下了呢?我們先來看看作為二十四正史之一的《三國誌》對諸葛亮的評價吧。

    據《三國誌》記載:"(諸葛亮)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綜合來講,就是說諸葛亮是一個管仲,蕭何式的人物,擅長於治理國政民生,以及處理少數民族的事務。但是卻不擅長於行軍行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就是說,歷史上的諸葛亮,更傾向於是一個政治家而非親臨火線的軍事家。而劉備是一個類似於漢高祖劉邦的一個自身才華不高,但是卻善於用人的君主,好鋼要使在刀刃上的道理劉備自然是明白的。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劉備討伐東吳的戰爭中,諸葛亮最大的任務應當是為這浩浩蕩蕩的七十五萬大軍籌措軍馬糧草,保障武器供應,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其實無論是現代戰爭還是古代戰爭,打仗打的就是後勤保障,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就是這個意思。

毛主席對於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有一個著名的論斷:「戰爭力量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第297頁。)所謂戰爭力量,指的國家能夠動員的用於戰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包括武器裝備、戰爭物資等等。

在夷陵之戰中,如果沒有諸葛亮在後方為劉備的七十五萬大軍保障後勤供應,那麼這支在三國時期僅次於赤壁之戰時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的龐大軍隊吃什麼,穿什麼,受傷了怎麼辦,武器壞掉了怎麼辦。所以,劉備率七十五萬大軍征討東吳時沒帶上諸葛亮是一個正確的用人決定。只不過,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報仇心切,而且戰術運用不當,最後被陸遜所敗,留下了千古遺憾,也令後人不勝唏噓。

以史為鏡:「滿招損,謙受益」。無論是做生意、還是人際交往,凡事都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歷史上傾全國之兵出擊的一般都不會有好結果,如三國時官渡之袁紹,赤壁之曹操,夷陵之劉備),話不要說得太滿,事不要做得太絕。否則遇到風險與變故受損失的終究還是自己。舉例: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些做生意的老闆四處舉債、把手裡的錢全投了出去結果賠得血本無歸,家破人亡等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