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要廢掉李嚴?這個問題在史學界有什麼觀點?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為什麼要廢掉李嚴?這個問題在史學界有什麼觀點?

諸葛亮為什麼要廢掉李嚴呢?這個問題,史學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李嚴被廢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諸葛亮。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諸葛亮故意打壓李嚴。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比如余明俠先生認為,李嚴完全就是「奸詐自私、陰險殘忍、不以國事為重的惡劣分子」。比如,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軍有出兵三路進攻漢中的態勢。諸葛亮就讓李嚴率領二萬餘人奔赴漢中,並讓李嚴之子李豐為江州都督,典嚴後事,李嚴卻「窮難縱橫,無有來意」。

再比如,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兵出祁山,令李嚴催辦糧運。李嚴的運氣很不好,正逢天下大雨,糧草不能及時運達。李嚴就讓人給諸葛亮傳信,讓他退軍。可是等到諸葛亮退軍漢中後,李嚴卻大驚小怪地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

用陳壽的話說,李嚴是想「解己不辦之責,顯亮不進之愆也」。隨後,李嚴又上書後主,說:「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諸葛亮沒有辦法,只好出具李嚴前後的書信。李嚴理屈詞窮,只能坦白交代,甘願受罰。於是,李嚴被廢為平民,遷徙梓潼郡。

不過此事可疑,田餘慶先生論述道:

「李嚴的行動過於乖謬,不符常理,絲毫不像一個素來『以才幹稱』、『有能名』、被譽為『部分如流,趨捨罔滯』,在蜀國地居分陝的人所為,頗疑其間另有文章。

就算如此,李嚴的一系列行為也值得懷疑。比如他「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後一種行為,有兩種理解。第一種是,李嚴想要晉陞,只好先鼓動諸葛亮晉陞。第二種是,李嚴想陷諸葛亮於不義。不管作哪一種理解,李嚴都是不懷好意。

此外,李嚴身上有眾多問題。第一,他難以共事。當時民間有句諺語,「難可狎,李鱗甲」,意思是李嚴身上有鱗甲,碰不得。這句話,《太平御覽·江表傳》和《三國誌·陳震傳》都有記載,想必是真。第二,他喜歡挑撥離間。

據《通鑒》胡三省註:「謂蘇秦、張儀捭闔其說以反覆諸侯之間,今李平復為之」(李嚴於建興八年,即公元230年,改名李平)。這句話可以和《三國誌·諸葛亮傳》注引諸葛亮《正議》的「二三子多逞蘇、張詭靡」相印證,可以採信。李嚴所行「蘇、張之事」,當指他喜歡挑撥新人和舊人的矛盾。

尹韻公先生卻認為,李嚴是在「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地」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比如他勸諸葛亮加九錫,晉陞魏王,在尹韻公先生看來,就是誠心想讓諸葛亮難堪。結果,也如李嚴所料,諸葛亮大為恐慌,不得不立即表明心跡。

此外,尹韻公先生認為,諸葛亮是一個權力慾望極盛的人,他排除異己,容不得李嚴染指最高權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