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厥,這個三國人物,網友們對他印象並不會很深,但卻是蜀漢後期的一個能臣,他支援姜維作戰,實施:「為諸圍外助」的作戰計劃。他也曾受過諸葛亮的誇獎——
董厥是在景耀元年(公元258年)開始做蜀漢尚書令的,是(河南省桐柏縣之東的)平氏縣義陽鄉人。他做過諸葛亮丞相府的「令史」。令史的官職,似乎比「長史」小,而縣令則比縣長大(大縣的長官叫做縣令小縣的長官叫做縣長)。
諸葛亮曾經向別人誇獎董厥,說:「董令史,良士也。吾每與之言,思慎,宜適。」這「思慎宜適」四個字,是「諸葛體」,費解。意思是:「董厥這個人很小心,想得很仔細,說出話來,很恰當,可行。」
董厥不僅在景耀元年做了尚書令,而且在景耀四年,以「輔國大將軍」的官職,「平尚書事」。「平尚書事」,在名義上比「錄尚書事」的權力較小,其實權力是一樣的(平字的意思,是「秤」,是「權衡輕重,決定如何處理」。其後的幾個朝代,「真宰相」的官銜有的是「平章事」、「平章軍國重事」、「與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因此這「平章」兩個字成了真宰相的簡稱。這裡面的「章」字,是名詞,似乎指「文章」、「文件」。「三品」兩個字,不是說真宰相的官階只有「三品」,而是指「三品以上的官」。那時候,當真宰相的人,要會同中書與門下兩個省(院)的三品以上的官,一起研究重要的文件與政務,所以他的官銜才叫做「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
董厥開始做「平尚書事」,可是已經為時太晚,不過兩年蜀漢就亡。在這最後的兩年,在董厥下面當「侍中,守尚書令」的是他的小同鄉、平氏縣義陽鄉人樊建。他們二人有能力處理庶政,同時支援在前方作戰的姜維,卻沒有辦法控制宦官黃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