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後的猛將羅憲 為何寧願降魏也不歸順盟友吳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最後的猛將羅憲 為何寧願降魏也不歸順盟友吳國?

當鄧艾從陰平入蜀,劉禪宣佈投降後,吳主孫休派遣軍隊溯江西上,打著支援盟友蜀漢的名義,要巴東太守羅憲開放永安讓吳軍入蜀。

羅憲知道,孫吳名為支援,實際上是要趁蜀漢亡國之際,趁機奪取地盤。所以羅憲召集城中將士,對他們說:「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徼其利,背盟違約。且漢已亡,吳何得久,寧能為吳降虜乎!」就此展開蜀漢最後的一戰,以數千亡國孤軍抗擊東吳。

從諸葛亮以來,蜀漢的國策是聯吳抗魏,永安雖然是蜀漢的東部要塞,但駐軍卻不多。羅憲身為巴東太守,手下不過也只有兩千多人而已。

羅憲深知,孤城無援難以堅守,所以他一方面保城繕甲,並以節義激勵將士的士氣;另一方面,他也派人往司馬昭處求援。

吳國的首輪進攻是由撫軍將軍步協發起的,他本以為蜀國新滅,守軍士氣低落,一戰可下,結果卻被羅憲打敗,大敗而逃。

不甘失敗的孫休,接連派出征西將軍留平、鎮軍將軍陸抗率軍三萬來攻打永安。羅憲在此戰中,充分展現他出色的防守能力,以少勝多,多次打退吳軍的進攻,就算陸抗領著三萬吳軍,輪番圍攻六個月都沒能攻下城池。

情況最危急的時候,有人勸說羅憲應該即早突圍。羅憲是這樣回答的:「夫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斃命於此矣。」他一直就打算堅守到底,與守城軍民共存亡。

援軍之所以遲遲未來,是司馬昭得到羅憲求救後,認為成都剛經歷鄧艾、鍾會、姜維叛亂,已自顧不暇。

改派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屬的荊州重鎮西陵,陸抗在腹地受脅之下,這才不得不退兵,永安之圍解除。

司馬昭戰後依然讓羅憲擔任原職,加封陵江將軍,萬年亭侯。

大概會有人疑問,羅憲為何寧願降滅掉蜀漢的魏,也不願降吳。

我個人覺得,大概有兩個原因。

第一、降魏有援軍,降吳則不一定。

蜀漢亡後,魏國佔據天下大部分,對東吳形成強力的戰略優勢。

曹魏在荊州北方早已屯集重兵,對東吳有著沉重壓力。

縱然羅憲投降東吳,東吳可能一時佔據永安但當曹魏大軍來攻,面對東西夾擊的狀況,東吳不見得有足夠軍力派出援軍。

這點在這次永安之戰得到證實,吳國並沒有雙線開戰的能力。

第二、是蜀漢和東吳名為盟友,實際上同床異夢,一直互相提防。

蜀漢和東吳,兩國結盟是為對抗強勢的曹魏,不過雙方關係一直都是各懷鬼胎。

對孫吳來說,荊州重點一直都不是北伐,而是西向,陸遜、陸抗兩代都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對夷陵防線的建設上。

要知道,那時候蜀漢還在,陸遜費盡苦心經營夷陵防線做什麼呢?

還不就是準備伐蜀。

諸葛亮死後,蜀漢忽然增加了永安的兵力,孫權知道後,問蜀國使者宗預:「我們是盟友,你們為什麼要在邊境增加兵力呢?」

宗預回答說:「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

這句話意思就是,蜀漢在東部白帝增兵,與東吳在西部巴丘增兵是同一個道理,形勢發展的結果,不必多問。

對於蜀漢臣子來說,比起長期敵人的曹魏來說,東吳這個居心叵測的假盟友更加可惡,這也是為什麼羅憲願意降魏而不是吳的主要原因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