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後沒能成功,責任真的在關羽身上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最後沒能成功,責任真的在關羽身上嘛?

陸遜是東吳伐荊州的真實策劃者,他當然要詳細研究關羽了,尤其是關羽的缺點,所以應該是可行的。而陳壽是《三國誌》的作者,雖然《三國誌》是一部非官方的歷史記載,但這《三國誌》仍是研究三國歷史的最主要資料,雖然陳壽是晉臣,對蜀漢的記載可能會有失偏頗,但大體上仍然還是要尊重事實的。

由此可見,關羽勇則勇矣,但性格上有致命缺陷;其實這種缺陷對於衝鋒陷陣的武將來說,並沒有什麼,但後來劉備為了攻略蜀地和漢中,將荊州絕大部分的人馬都抽調走了,只留下關羽這位「有勇有謀」的心腹大將鎮守荊州。起初關羽做的的確很好,東拒孫權,北拒曹操。

魯肅等人希望維持孫劉聯盟,而呂蒙卻秘密地對孫權說:「關羽君臣狡詐,反覆無常。關羽之所以不敢東進,是因為您有呂蒙這樣的人。我等一旦戰死,您如何抵擋關羽?」但孫權依然渴望北上進軍徐州。呂蒙反對道:「北方地勢陸通,驍騎所騁。不如消滅關羽,全據長江。」孫權讚賞呂蒙。

但孫權並沒有施行呂蒙的計劃,而是調集了東吳全境的兵馬進攻合肥,以至於合肥之戰的東吳兵力,明顯超過了赤壁之戰的東吳兵力。而關羽在此期間,一直遵守湘水劃界的協定,沒有趁虛進攻東吳。但是在魯肅病逝後,呂蒙接替魯肅鎮守陸口,在表面上,呂蒙對關羽倍加慇勤、廣施恩厚。但在暗地裡,呂蒙依然渴望著攻殺關羽。

在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其實荊州北部也不太安穩,屢發叛亂,為此曹操還派曹仁去鎮守;於是關羽便對荊州北部起了覬覦之心,在漢中之戰結束後,關羽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發動了襄樊之戰,此戰初期,戰局對關羽的確有利;一舉破了曹操派來的七路大軍,斬龐德降於禁。

加上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號,為關羽的支黨,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甚至曹操以為漢獻帝劉協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但關羽為人的確有問題,心高氣傲,不僅得罪了孫權,而且在內部也很不受歡迎,還因糜芳、傅士仁運糧出了點小差錯而說「回去之後,就懲治他們!」

最終,不僅關羽兵敗身亡,而且原屬於劉備的荊州地盤,也被孫權全部佔領;不要小看荊州,劉備雖然奪得了蜀地和漢中,但蜀地只能作為大後方,崎嶇的山路決定蜀地不僅易守難攻,而且也不容易走出去;而想從漢中往外進攻的話,也是面臨重重困難,這點從後來諸葛亮北伐中原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荊州作為四戰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關鍵,而且荊州少經戰事,人口眾多百姓富饒,關鍵是人才輩出,戰爭潛力極大,乃是諸葛亮給劉備所出「隆中對」的關鍵一環;所以在劉備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不顧一切的要發動伐吳之戰,而諸葛亮內心也是矛盾的,所以沒有勸阻劉備。

結果導致的就是張飛戰前被自己人所殺;由於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帶的傅彤、張南、馮習、馬良、程畿先後戰死,這些可都是青壯啊,蜀漢未來的中流砥柱;戰後,黃權也被迫降曹,可以說,此戰導致蜀漢損失大半人才,而且劉備多年積累下來的精銳損失大半,一片大好的形勢頓時被逆轉;如此看來,關羽的確是蜀漢的大罪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