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彭城戰敗,且看韓信如何收拾殘局 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劉邦在彭城打了敗仗之後,代國、趙國、西魏國相繼背叛劉邦,這個時候劉邦派韓信去平定這些反叛國。
魏豹這個人雖然眼光不咋滴,但是打仗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但是他碰上了「兵仙」韓信。韓信打魏豹還是用了原來的老方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聲東擊西。正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有這麼拿手的大招,而且我以前還用過,但是誰又能想到這次還用這個老方子。他在黃河渡口放置了大量的船隻,給魏豹一個錯覺,覺得韓信是要從黃河過來打,於是派了大量的兵力防範。但是韓信卻讓自己的主力開拔到了山西的韓城,在少粱渡口偷渡。不得不說,韓信真的是有一套,黃河並不是那麼好偷渡的。韓信找了很多大葫蘆,還有很多甕,把葫蘆和甕綁在一塊,上面紮成木筏子,這兩者產生的巨大浮力幫助韓信的士兵偷偷偷渡了。看來韓信還對物理學有一定的研究。所以你說,讀書和不讀書的差距有多大,985、211就是和普通高校有差別。
韓信偷渡過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西魏國的軍事重鎮安邑給拿下來了,然後派曹參去打東張,這個地方離魏豹很近,這個時候魏豹害怕了,想要逃回安邑,但是安邑被韓信給佔了,只能向東逃,韓信和曹參一邊追一邊打,緊接著魏豹就被俘虜了。而且還把魏豹的父母妻兒全部都抓住了。就這樣僅僅兩個月,韓信就把魏豹的西魏國給滅了。
韓信剛開始去的時候帶的大部分都是精兵,這樣一來劉邦的手底下這些兵的戰鬥力就捉襟見肘了,又害怕項羽過來打他,於是就不斷的從韓信的軍隊中把精兵給調走了。劉邦這樣的行為,在很多時候都會讓自己的手下寒心。
但是,韓信之所以被後世稱為「兵仙」是有他的道理的,為何為仙?就是因為韓信即使在現實很不利的情況下,也能憑借手上僅有的資源撒豆成兵,化腐朽為神奇。仙者,是古代中國神話中有特殊能力、可以長生不死的人。而韓信恰恰就有這種特殊的能力,「兵仙」之名韓信當之無愧。
滅了西魏國之後,韓信就繼續帶著戰鬥力打了折的軍隊去攻打代國。代國的位置是目前山西的北部,而且後來劉邦的兒子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曾經也被封為代王,當然了,這都是劉邦統一天下之後的事情了。
這個代王和趙王這哥倆也是有意思,代王是趙王封的,這個時候代王卻在趙國輔佐趙王。這個時候代國就只剩下了一個相國夏說,這個夏說是個文官,不懂打仗,按道理說你應該堅守不出,做好防守,等著趙國來救,但是他竟然選擇主動出擊,結果被曹參很輕鬆的就KO了。這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你不聰明不要緊,怕的是自以為很聰明,那麼你的不聰明就不是不聰明了,而是蠢。
滅掉代國之後,自然而然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趙國了。但是想要打趙國,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先趕到趙國的地盤去,因此韓信首要任務就是先要翻越太行山過去去打趙國。還是那句老話,那個時候沒有波音737,沒有奔馳寶馬,更沒有現在的高速公路,因此想要過去,只能是一個一個人往過爬。當時韓信平定關中的時候也是直接翻越秦嶺山的,因此還算是有點心得,也不怕艱難險阻。這就和毛爺爺的詩一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所以說,毛爺爺等一批偉人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吃了多少的苦,我們活在當下,更應該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當時從代國翻越太行山到趙國的路上,要經過一個井陘關,之所以叫井陘關,就是因為這個地方中間是個盆地,周圍全都是崇山峻嶺,就像一口井一樣,因此而得名。井陘關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只有西邊有一條100多里長的小路,這個小路也非常的窄,車不能並行,馬不能並排,這完完全全就是個單行道,想掉頭都難。
趙王和代王集中了20萬的兵力,在井陘等著韓信,而韓信只有3萬人。看到這裡,我們又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明顯又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孟子說,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要有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而這個時候,韓信是一條都不佔。那麼韓信是怎麼收拾了趙國呢?
這個時候,趙王手下有一個大將軍,名叫李左車,就給趙王說:韓信想要過來打,必定是主力在前,糧草輜重在後,你只要在前面拚命堅守,給我三萬人,我去後面奪他的糧草,不出十天,韓信必敗。這個時候掌握兵權的是代王,這個人是個書生,但是也懂得兵法,他覺得正義之師不用陰謀詭計,應該堂堂正正的打仗,然後就拒絕了李左車的意見。這不由得我想起了春秋戰國打仗的時候,打仗之前,很有禮貌的給你說一聲,比如在什麼時間打,在什麼地點打,我的將軍都是誰,這看起來很文明,但是在那個時代,完全可以說是迂腐。而且像用計這種事情,你用的好了,人說你是神機妙算,對方肯定說你是陰謀詭計,所以在打仗的時候,這種所謂文人之間的禮節性問題就不要太過強調,要不然《孫子兵法》為什麼很多人都要用。
而這也說明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攤上這麼一個領導,李左車心裡的苦又該向誰訴說。獅子領導的綿羊很有可能會戰勝綿羊領導的獅子,領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當韓信打聽到李左車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別提有多高興了。當晚,韓信下了兩道命令,一個是命令2000個騎兵帶上漢軍紅色的軍旗抄小路走到趙軍可以看得見的地方埋伏下來,明天打仗的時候,趙軍傾巢而出,等他們走了,你們把2000個小旗旗插到他們的軍營去;第二個就是讓自己的軍隊背著水列陣。看到這裡你也想到了,這就是歷史上非常經典的「背水一戰」。
第二天一早,趙軍看到韓信的軍隊背水列陣,很傻很天真的趙軍都哈哈大笑,覺得韓信不懂兵法,背水列陣是兵家大忌,因為沒有退路,而恰恰是這樣,才成就了韓信。
就這樣,韓信的軍隊開到了趙軍的大營面前,韓信是且戰且退,在退的時候,命令士兵把戰鼓和軍旗都扔掉。在古代打仗,戰鼓和軍旗是非常重要的,於是趙軍的士兵都在瘋狂的搶戰鼓和軍旗。就這樣,韓信的軍隊一直退到了河邊,這下徹底沒有退路了,這更加激發了韓信士兵的鬥志。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趙軍一看,好傢伙,這是要玩命的節奏,就心想不能和韓信的軍隊硬剛,明天再打。這下往回一退,發現自己的大本營全都插著漢軍的軍旗,都以為自己的大本營被攻佔了,於是軍心瓦解了,韓信的軍隊趁機殺回來,殺掉代王,活捉趙王。
等仗打完了之後,手底下的人都到韓信面前邀功請賞,於是問韓信,這仗我們為什麼能夠打贏啊?天時地利與人和都不在我們這邊,而且你還犯了兵家大忌,背水而戰,這怎麼還能贏?韓信說,沒有啊,我這正是按照兵法上講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你想想,我就三萬軍隊,還都是新兵蛋子,精兵都被漢王給調走了,如果給他們留後路,他們早都跑了,所以我才不給他們留後路,他們想活命,就只能奮力拚殺和敵人搏鬥。用現在的話說,我逼出了他們的求生欲,是強烈的求生欲救了他們自己。
你看看,同樣是看書學習,體現出來的差距就是這麼的大。這就和上高中的時候一樣,首先咱們不排除天才級別的存在,這種人,上帝給他們開的是全景天窗,一點就透,還能舉一反三。學神和學霸的差距有多大?考試的時候,學神考了100分,學霸考了98分,學霸對學神說,你看咱兩的差距也不是這麼大,於是學神望著藍藍的天空深吸一口氣對學霸說,你考98分是因為你只能考98分,我考100分是因為試卷上只有100分。
看看,天才就是天才,智商的碾壓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是相信不少同學也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有的學生整天看著上課認真聽講,晚上熬夜學習,按時完成作業,但是一到考試成績卻總上不去,相反有的學生,平時看著中規中矩,但是考試卻能考好。那些考的不好的學生心裡就不平衡了,說為什麼我比他們付出的努力多,我還是不如別人。學習這個事情,除了天分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方法的問題,用心的問題。所以啊,從小到大,在學習上,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打開學習的正確姿勢。另外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要學以致用,更要有自己的思考。
自此,韓信僅用三萬人馬就擺平了西魏國、代國、趙國,而「背水一戰」也奠定了韓信的軍事天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