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長阪坡一聲斷喝,到底把誰嚇死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張飛長阪坡一聲斷喝,到底把誰嚇死了?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飛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張飛喝退曹軍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長阪坡之戰。因為劉表之子劉琮即位後,面對曹軍不戰而降。劉備對此並不知情,更因此吃了大虧,不得已開始逃亡。而在趙雲趕到長阪坡時,身後還有曹魏的追兵。當趙雲見到張飛時,才鬆了一口氣,之後才順利的將阿斗帶到了劉備身邊。

張飛也是不負眾望,雖然部下僅有二十餘人,但仍然在長阪坡前三聲大喝,喝退了文聘、許褚、夏侯兄弟等在內的曹軍,更是直接吼死了一員大將。那麼這一將是誰?張飛又為何能喝退曹軍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個人認為在長阪坡上,張飛吼死的一員大將應該是夏侯傑。

這一觀點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就有詳細的說明。如《三國演義》所言: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由此可見,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三次大喝,使得曹操麾下的夏侯傑肝膽俱裂,因此而死。

而據《三國誌·張飛傳》記載: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由史書所言,我們可知張飛此時的神態,瞋目橫矛,足以使曹軍感到恐懼。而個人認為嚇死的會是夏侯傑,還因為夏侯傑自身的膽小性格。既然夏侯傑姓夏侯,那麼必定是與夏侯家族有些淵源的。但為什麼在此之前從未聽說過夏侯傑,可能就是因為其的性格過於軟弱。如"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之言,張飛幾聲大喝,就把性格膽小軟弱的夏侯傑給嚇死了。

第二,張飛在與曹操對陣時,採用了一些計謀。

讓曹軍覺得張飛設有伏兵,因此撤退。在演義中,雖然張飛當時僅帶了二十餘人,但他並沒有把這些人擺在明處。也就是說,曹操此時並不知道張飛僅帶有幾十人。而張飛又在這二十餘人的坐騎後拴上樹枝,在樹林中來回走動,使得曹操和曹軍將士覺得,張飛之所以這麼有底氣,不怕曹魏大軍。就是因為覺得張飛埋有伏兵,所以才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曹魏大軍都在等著曹操的指令。其實個人認為,像曹操這樣的一代奸雄,即使秉性不良,但終究聰慧超群,軍事才能又非常的出眾。面對張飛的小小計策,應該很快就能識破。可或許正是由於曹操一代奸雄所帶有的多疑性格,再加上關羽曾經對他說的:「吾弟張冀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就在私下告誡將士,遇到張飛不可輕敵。此時面對瞋目橫矛的張飛,曹操自然就會對其心生警惕。再加上夏侯傑被張飛幾聲大喝嚇死,恐慌之下撤退也有可能。

第三,當時的形勢以及張飛的武力出眾,使得曹操不想與張飛直接對抗,選擇撤退。

熟悉三國的人應該清楚,張飛有"萬人敵"之稱,而這個稱號也是他在戰場之中打出來的威名。馬超曾打的曹操丟盔棄甲,脫衣剃鬚,甚至差點死在馬超手裡。但張飛與馬超對陣,卻能夠與馬超打的不分伯仲。因此面對馬超十分忌憚的曹操,在面對張飛時必定也會有諸多考慮。曹操必定會盡可能的保存自身的實力,不與張飛直接對抗。

再簡單分析一下曹操當時面臨的局勢。當時的荊州被東吳佔領,如果他糾結於討伐逃亡的劉備,那麼荊州及周邊區域必定會被東吳徹底吞併。到時候東吳就有了足夠的實力與曹魏對抗。

但是如果他回到荊州,劉備處於逃亡時期,翻不起什麼大浪,又能夠制止東吳繼續壯大自身實力。相較而言,自然是放棄討伐劉備,撤退荊州伐孫吳更為明智。而單就當時長阪坡之戰的局勢而言,曹操與張飛之間就僅有一道長板橋以供通行。曹操的部下人數眾多,但此時反而限制了曹軍的行動。誰也不能保證能夠與張飛速戰速決。因此曹操還是選擇穩妥的退兵之策。

因此個人認為,張飛在長阪坡前吼死的曹軍大將,其實是沒什麼名氣的夏侯傑。而至於曹操退兵的原因,除了張飛的武力讓人心有退意之外,還有就是曹操自身深思熟慮的結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