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張魯在逃亡巴中時。劉備接受黃權的意見,以黃權為護軍率部準備迎接,而閻圃勸張魯北降曹操:「協助以成大事,應該附託曹操;如果不這樣,就西結劉備來歸附。」張魯憤怒的說道:「我寧願為曹公的附屬,也不為劉備的座上客!」於是投降曹操。
張魯與《老子想爾注》《老子想爾注》是老子《道德經》的註釋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經典。關於作者,歷來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張陵著,另一說認為該書作者是張陵之孫張魯。一說是張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經疏外傳》、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辨正論》等,都認為張陵曾注《道德經》,是《想爾注》的作者,所世道書多沿此說。另一說認為該書作者是張陵之孫張魯。如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中認為《想爾注》作者可能是張魯,也可能是漢末荊州牧劉表,不能確定。而明代《正統道藏》中《傳授經戒儀注訣》明確認為,《想爾注》是張魯托名想爾而作的。
元代列大彬《茅山志》卷九《道山冊》引用陶弘景《登真隱訣》,說明的有關張魯所注的五千文本的具體情況,正好與今敦煌《想爾注》殘卷情形完全相合,由此可證,《想爾注》確是張魯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