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漢獻帝的人生可謂顛倒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漢獻帝幼為董太后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歷宦官之亂,改封陳留王。公元189年9月,在董卓篡奪大權後,陳留王劉協被擁立為皇帝,正式成為漢獻帝。但是,成為東漢王朝的天子後,劉協並沒有能號令四方,反而成為各個權臣手中的傀儡皇帝。
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劉協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結果沒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後,緊接著,在魏王曹丕逼迫下,漢獻帝退位禪讓,降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值得注意的是,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後,他的人生其實才真正開始!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漢獻帝(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在被貶為山陽郡公之前,漢獻帝是東漢王朝的天子,或者是渤海王、陳留王,看似都要在山陽公之上。但是,作為東漢末年的傀儡皇帝,漢獻帝不僅沒有真正行使過皇帝的權力,還受到了董卓、曹操、曹丕等人的挾持,更是眼睜睜看著東漢王朝在自己手上終結。
從這一點來看,漢獻帝的人生不僅是充滿悲劇的,也是非常失敗的。與此相對應的是,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後,雖不再是皇帝,卻比皇帝活得有意義。這是因為劉協成為山陽公之後,終於可以跟隨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操去世後,曹丕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在曹丕稱帝,建立曹魏後,也沒有虧待漢獻帝,將其封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漢獻帝被貶為山陽公,居住在山陽城(今焦作)。
對於已經40歲左右的劉協,終於大徹大悟。也即劉協放下了皇帝的架子,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在成為山陽公之後,劉協原本可以繼續養尊處優,畢竟曹丕已經明確給他天子的待遇了。但是,劉協卻涉足農桑,訪貧問苦。因此,山陽公劉協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此流傳下了很多傳奇故事。
對於山陽公劉協來說,其封地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一帶。而這,正好和曹魏都城洛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換而言之,這也讓山陽公劉協可以遠離權力的漩渦了。在此之前的數十年時間中,劉協雖然掌握實權,卻一直深陷權力的漩渦中。在這一過程中,劉協不僅沒有時間去追尋生活的意義,反而還顛沛流離或者受到曹操等人的步步緊逼,終日惶恐不安。
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成為山陽公後,劉協一心融入民間,利用在皇宮中學過的醫術,和皇后曹節一起懸壺濟世,醫治百姓。值得注意的是,曹節雖然是曹操的女兒,但是,在成為劉協的妻子後,曹節始終陪伴在他身邊。特別是在劉協失去天子之位後,曹節依然不離不棄,心甘情願的和劉協相伴一生。
最後,公元220年後,劉協和曹節從雲台山上挖下來的中草藥從不收費,扎針、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錢,只有對購來的藥物才酌收成本。作為曾經的皇帝,劉協無疑是視錢財為糞土的,也即其濟世懸壺,完全是希望行善積德,讓自己的後半生可以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當年明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功只有一種,那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對於劉協來說,漢獻帝的人生,顯然是非常不成功的,一個傀儡皇帝,自然是任何皇帝都不喜歡的人生。但是,在成為山陽公劉協後,他終於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從這一點來看,山陽公劉協的人生,又是成功的,至少是更有意義的。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得知這一消息後,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同年八月,曹魏以漢天子禮儀將劉協葬於禪陵。謚號為孝獻皇帝。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