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等情節,把周瑜描寫成心胸狹窄之輩。這都是羅貫中的小說之言,與史不符。那麼,羅貫中是為哪門子要給周瑜畫黑臉呢。其實,周瑜雖不像小說寫的那麼心胸狹窄,也還真有兩點做的不是那麼通達。
一是對劉備很不禮貌。赤壁戰前,通過諸葛亮協調溝通,孫權下決心與曹操對著幹,並同意與劉備合作,共同抵抗曹操。還決定由周瑜任東吳方面的統兵都督。劉備知道以後,非常高興。待周瑜率領水軍逆江而上,迎擊曹軍,到達劉備駐紮的地界時,劉備看到東吳友軍開赴前線,萬分高興,趕忙安排歡迎、勞軍。並通過使者向周瑜表示,希望安排一次會面,慰問。
當時,劉備是東漢朝庭任命的左將軍,名譽上算國家六大軍事巨頭之一,位置排在大將軍,太尉、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前將軍,右將軍之後,後將軍之前。可能相當現在的副總參謀長一級,起碼算四星上將。而東吳的老大孫權,繼承的是其兄孫策的「討虜將軍」職銜。這職位,在將軍行列中比較普通。當時,朝庭任命過的這類級別的將軍可能會數以百計,怕只能算個少將,比劉備低的不是一點半點。周瑜,只是孫策的屬下,職級就更是低了去了。再者,以年紀來說,周瑜當時約三十出頭。
劉備年近五十,比周瑜長了十幾二十歲。說是長輩也不為過。多年以前,劉備就被當時的大佬袁紹、曹操、劉表等人非常看重。那些獨霸一方,擁兵十萬以上的狠人,除袁術看不起劉備以外,其他幾人,只要一聽說劉備來投,無不喜出望外,感到被劉備信任象中了頭彩,樂滋滋地出城數十里,甚至一、兩百里隆重歡迎。還有一層,那時,孫、劉合作抗曹,劉備是孫權的戰略合作夥伴,都是老闆,孫權是周瑜的主公,周瑜是孫權店裡的打工的,只不過高級些而已。劉備也相當於周瑜的間接上司,間接老闆。憑這幾層關係,周瑜得知劉備約見,禮當主動去見劉備,以禮接洽溝通,答謝。
可是,周瑜知道劉備希望會見的心願以後,只是漫不經心地要使者轉告劉備說:軍務忙,要會見,只有你過來啦。其實,東吳軍隊當時處於開赴前線的行軍狀態,與曹軍尚未開戰。周瑜作為主帥,手下有許多幕僚,負責處理日常事務,他自己也不至於忙的脫不開身。有心抽空會見劉備,並非忙的顧不上。只是得意之人的一種浮躁與傲慢。
劉備也不計較,急忙趕到周瑜軍中。會見時,兩人商談得差不多些,劉備提出還想會見魯肅。魯肅,字子敬。之前,劉備在長阪坡脫險後,遇魯肅來聯絡,見過一次。 魯肅乘機提出讓劉備與東吳聯盟,共同抵禦曹操的建議。過後,魯肅就帶諸葛亮去了東吳。魯肅實際是孫、劉聯盟的首倡之人。可以說,周瑜的大都督,也是這一建議的產物。但周瑜卻忽悠說:魯子敬不歸我管(假的),你要見他,改天自己去吧。其實,周瑜完全可以叫人把魯肅傳來,讓劉備見上一面,何嘗不可呢!周瑜這樣慢待自己老闆孫權的合作夥伴,也實在是太過份了!
二是赤壁戰後,曹操敗北。孫權想進一步強化與劉備的聯盟關係,共同對付曹魏。決定把妹子孫尚香嫁給劉備「永固其好」。周瑜卻支陰招,要孫權乘劉備來成親的時候,扣下,軟禁。就像後來的蔣介石借皖南事變,葉挺出來談判時扣下,軟禁一樣。讓劉備和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隔開,便於收拾。這主意,最終沒被孫權採納。孫權在妹子完婚以後,還是讓劉備帶走過日子去了,周瑜落得個惡名在外。
從以上兩點,可看出周瑜的為人行事的差欠之處,難怪被羅貫中看不貫,寫書時放過這兩處,卻從別處下手,無中生有地編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等搞笑情節,大出周瑜的歷史洋相。
周瑜的狂傲,也被孫權看不慣,以致猜疑。赤壁戰後,其大都督一職立即失效。兵權不再,全東吳的兵,被孫權收回。他平時所能指揮的,也就縮水成貫常手下的那幾千人了。而且終其一生,孫權給他的職銜竟沒比赤壁大戰打敗曹操之前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