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東吳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天下政權一分為三之後,如果要問哪個國家最先滅亡?蜀漢是最先投降,公元263年,鄧艾率領軍隊偷襲陰平,後劉禪投降,蜀國滅亡。
而當年的東吳,也是在衰落的邊緣徘徊。晚年的孫權昏聵無能,還貪圖美色,整日不理朝政。再加上由於繼承人誰來擔任東吳領導人,孫權女兒的不停攪局,整個東吳政府變得混亂不堪。後來就算是孫浩當上領導人,那也是個衰敗的政府,無法挽回當年威震天下的局勢。而且孫浩特別暴虐,他經常對宮中、群眾施以酷刑,導致當時整個東吳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有點類似於當初的秦朝的秦二世,因此如果司馬家族不去把東吳消滅,按照這個趨勢,東吳自己也會逐漸消亡。
可是為什麼這樣的一個朝廷,居然是三國裡存在時間最長,在蜀國投降了之後的17年內還存在著?
1、晉朝解決內部危機
第一,當時司馬家族的第一要務並不是對外,而是排除朝廷內部的矛盾。因為司馬昭把蜀國滅了不久,就死了。司馬炎繼承父親、爺爺的遺願,馬上掌握了國家大權,見機會成熟,篡位,將曹奐趕下龍椅,魏國滅亡。可是就算趕走皇帝,曹魏畢竟歷經了四代,忠臣良將還是不少,朝中的曹魏勢力還不在少數。因此,當時晉朝的當務之急是清除朝廷內部的曹魏勢力,防止不必要的造反。先把內部保證安定,才能有精力去掃除外部障礙,因此,東吳僥倖存下來。
2、東吳佔據有利位置
其實說實在的,三國裡能力最強的就是曹魏,畢竟曹魏兵多量足,而且佔地面積巨大。但是蜀漢有山川這個天然的屏障,東吳也有長江作為隔斷。東吳能與曹魏對峙,最為重要就是靠了長江。畢竟長江遼闊,流量巨大,深度也是非常人所能想像和渡過的。在古代,來自北方的曹軍哪有那麼輕易過江。曹魏的水軍並沒有如同東吳這般熟練,而且北方軍隊不識水性,容易生病。之前赤壁之戰,曹操百萬雄兵攻打不下東吳,還損失慘重,夾著尾巴逃跑。有了這個前人的教訓,司馬炎若沒有準備充分,不敢貿然進兵東吳。
3、北方遊牧民族
其實西晉建立起來之後,就想找機會去攻打東吳,。無奈總是有一些機緣巧合的事情,比如最大困擾的北方遊牧民族來騷擾了。鮮卑族率軍叛亂,後西晉刺史被殺,司馬亮無力救援,被革職。在之後的很久一段時間內,晉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攻打北方的鮮卑族,過了很久,許多優秀的將士戰死沙場,而後,才平定了這次戰亂。攻打鮮卑族,耗盡了司馬炎大量的精力和實力,因此,才稍微放過奄奄一息的東吳政權。
4、東吳的將領能力強
東吳雖說朝廷已經腐敗多年,但至少之前的老本還在,也湧現了一些有才能的青年才俊。陸遜爺們三人,可以說是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東吳朝廷。後陸遜的孫子,陸凱的兒子陸抗,就像蜀國的姜維一樣,有勇有謀,又忠心耿耿,多少次危機都被陸抗化解,可是說他是後期東吳的一個最後的保護神。只可惜,陸抗在公元274年就去世了。過了六年,早已名存實亡的東吳正式宣佈破產滅亡。
東吳的滅亡,並不是由單一一個因素去決定的,而是從內而外,多個原因去共同作用而成。而三國歸晉,也意味著三國亂世終於結束,一個新的時代從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