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戰前,實力排行:曹操>孫權>劉備。荊樊之戰時,實力排行:劉備>曹操>孫權。實力排行不僅限於地理面積,還要計算君主個人勢力聲望。於禁那些曹操的老部下,投靠劉備沒心理壓力,就要排除國的概念,三位都不能代表國,只代表漢朝國下的三位大軍閥。劉備通過對曹操的不斷勝利,讓曹操勢力內的小軍閥小門閥小地主等勢力看到了不同選擇,最主要還是赤壁之戰打破了曹操不可戰勝的神話。孫權本就是外主強上江東,勢力組成大部分由當地門閥構成,下一個張昭一定會投靠劉備。如果不選擇在劉備最困難時放手一搏,那麼等曹操固守北方時,劉備順著長江水步齊進時,孫權連夷陵之戰的機會都沒有。再者,孫十萬在壽春生死一線,劉備得蜀望隴,關羽威震華夏,心態炸裂也正常,畢竟赤壁後劉備發展如同開掛。
劉備的戰略從來不是伐吳,至多是南進交州,東吳士家門閥樓閣之深不亞於中州,名門自帶部曲,向來是自保有餘,攻城略地出兵不出力,如果曹操的雞肋是漢中,東吳對於劉備就是雞屁股。但是有東吳這個盟友在淮泗(淮河的一個大支流)搞事情是諸葛亮劉備北伐計劃的一大依仗,事實證明吳蜀唇齒相依離不開彼此,但就算是蜀二世而亡,晉也是依靠在長江上游造船三路並進才滅了吳,吳單獨防守荊州揚州的戰線是可以自保的。劉備行為模式從來不是為了寸土短利放棄長遠戰略的人,不然也不會攜民渡江放棄江陵,那樣的劉備怕是在徐州或南陽就玩完了。漢中之戰更能說明劉備的主要矛盾從來是曹操,能湘水之盟吃虧兩郡半換一郡也要棄東保倍,在搞掉曹前最不可能背盟的就是季漢。孫權這貪圖小利背棄盟友的恥辱是永遠也洗不掉,不要拿來套劉備。
劉璋讓劉備方面孤軍深入,糧草全在他那,劉璋只是覺得自己吃定劉備了,想坐山觀虎鬥,劉備則是想著搏一搏,兩方真實都目的心知肚明,又不是誰是白蓮花。再者,根本不是自保問題,是蠢!只顧著眼前利益,本來吳蜀就是劣勢,一偷襲,吳蜀整體實力更弱,聯盟也崩壞了,吳面對魏國就更沒勝算了。就好比,如果二戰英法聯軍對抗德國,諾曼底成功登陸,眼看著要恢復和平,這時候法軍突然偷襲英軍,導致德國勝利。一想一下這種戰略,就讓人大跌眼鏡。反之,如果這時候猛攻合肥,北上與公孫度合作,西邊蜀國魏延,對涼州進行威懾 ,再加上魏內部的支持,一年後,魏國戰敗是很可能的。
可能是孫策的水軍真的是水軍吧,面對平原上的騎兵真是弱,別人都說一馬平川最好推進。可孫權選擇了自己擅長的,破壞了魯肅,諸葛亮,周瑜,劉備多年的心血,還有漢室士大夫們最後的希望。孫權接手的除了城池,還有一眾武將,文官和隊伍。劉備接手過徐州,除了給一個稱號,人才可能就糜蘭糜芳加個孫乾?隊伍就幾乎沒有,更過分的是,還是曹操要攻城的時候,根本就是爛攤子。孫權背刺盟友,可能第一次還說得過去,後面才是昏庸至極。蜀國丞相諸葛亮去世,第一個增兵的不是魏國竟然是盟友吳國。蜀國即將滅亡,盟友派兵過來,看看可不可以撿漏。把首都遷到南京打合肥,這麼短的補給線,居然慘敗,當初那麼好的機會選擇背刺盟友。別說盟友了,自己的大都督都不放過,三國劉曹孫三家都在他一人手上毀了。
事實上如果孫十萬不背盟,最大的可能性是關羽北伐戰線維持在樊城一線,因為關羽的兵力不足且已經長期作戰疲憊不堪,根本無力再北上,而孫權如果有能力這時是北上徐州的最好時機,因為只要關羽不退甚至又打出戰績。曹操短期內只剩下防守孫權的兵力可以抽調了,如果這樣孫權還打不下,那僅剩的變數就是一年後曹操死了。曹丕能否擋住孫劉的攻勢,但無論如何,對孫劉來說形勢都會比起事實上要好得多,只是到底是孫權更好還是劉備更好的區別,不過作為知道歷史的後人,只要有點腦子就會知道大概率是孫權形勢更好,因為孫權活了很久,劉備的兒子劉禪也活了很久。
江夏最核心的地方在於夏口,劉琦出任江夏的時候就是駐紮在夏口,包括後來劉備撤退也是前往夏口。但是赤壁之戰後,在劉備見過孫權之後,後面有這麼一個記載,說孫權準備入蜀,劉備聽殷觀的意見反對,然後就是這麼一句: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這時孫權忽然就佔領夏口了,湘水之盟時很可能是將江夏夏口之西的地區,全部交接給孫權。而夏口這個關鍵之地是在劉備見孫權之後,就忽然給了孫權,所以我傾向於劉備在見孫權後,就已經和孫權做了協議,拿夏口換南郡,這筆賬對於孫權而言是不虧的。前面已經說了,夏口是兩江彙集,有益於水軍,也是重鎮,換南郡還可以減輕孫權防線。
劉備的戰略訴求是三分天下,三分天下不過是說得好聽。三分天下說白了,叫2弱打1強。劉備是會守著這個原則的,倒不是他仁義,而是劉備一直都知道自己該幹啥,不該幹啥,除了夷陵那一次。但是孫權的問題是:我弱我就瞎亂打。東吳失去了周瑜魯肅之後都是一群守成之人,沒有爭奪天下的眼光,周瑜有並劉備劉璋爭天下的野心,魯肅有聯合劉備爭天下的野心,呂蒙只有據荊州守成之心。孫策尚在的話,有周瑜跟魯肅的輔助,搞不好周瑜就不用早死了,魯肅也可能會遲點死,跟劉備那一夥結盟之後,可能會主導孫劉聯盟,帶著劉備一起討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