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龐統官職一樣,為何在先主劉備心中,地位卻大不一樣?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眾所周知,蜀主劉備自起兵以來,顛沛流離歷經坎坷,用了幾十年方才建立基業,其中艱難險阻,常人難以想像。很多人並不知道,劉備在發家之前,曾經在鬼門關上走了一圈,這事發生在他寄居荊州時期。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劉備作為一個外來人員,來到荊州後大肆結交權貴士族,便引起蔡瑁等人的不滿。一場暗殺悄然發動,好在劉備及時接到消息,馬躍檀溪躲過了這一殺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劉備逃得一命後,偶遇異人司馬徽,經他指點,劉備這才得知了「臥龍」和「鳳雛」兩大絕世奇才。
▲蜀主劉備領兵時期劇照
或許是劉備運氣比較好,在不久之後,劉備就相繼得到了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的效忠。據《三國誌·龐統傳》記載,「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從官職方面來看,不少人都覺得,龐統和諸葛亮得到了劉備的相同禮遇,他們二人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也是等同的。然而結合史料中的相關細節,子淵認為,從劉備對二人的表現便足矣看出,龐統在其心中的地位和諸葛亮差了十萬八千里。
▲蜀主劉備及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於劉備而言是備受推崇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係好到連關羽和張飛都「吃醋」。劉備對此說了什麼?他的解釋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由此可見,劉備對諸葛亮非常倚重和信賴,甚至將他與自己的兩位義弟並列。反觀龐統,就沒這麼好的待遇了。他初投劉備時,受到後者的冷遇。在魯肅和諸葛亮的聯名推薦之下,劉備才給了龐統一個機會。直到龐統獻出攻取益州的計謀,劉備總算是認可了他。不過劉備對龐統的態度,還是比不上諸葛亮。
▲劉備召見龐統場景劇照
劉備取得益州要地涪城後,有些得意忘形,開始大擺宴席,彷彿勝利就在眼前。龐統向來敢於諫言,便勸誡劉備:「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按照慣例,宅心仁厚的劉備應當立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自責反省。然而這一次,劉備卻在酒醉後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大聲叱責龐統並將其趕了出去:「卿言不當,宜速起出!」儘管劉備事後專門向龐統表示歉意,「先主謂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三國時期宴會場景劇照
然而此事卻已經表明了龐統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是不及諸葛亮的。當然話說回來,如果換做是諸葛亮,他也必定不會在這個場合拆自家主公的台。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的地位之所以比龐統要高,也與諸葛亮善於揣摩劉備的心思有關,他的情商比起龐統顯然要高。諸葛亮如果對劉備舉辦這場宴會有意見,他最多只會在宴會結束後,與劉備私下相處時委婉提出意見,不會像龐統這樣直接讓劉備下不來台。
▲諸葛亮劇照
其次,劉備認可並推行的總體戰略乃是諸葛亮提出的。這一戰略的核心問題,在於蜀漢政權的根據地究竟是益州還是荊州。諸葛亮認為荊州雖然面臨風險,但很適合自己的三分天下戰略,而龐統卻認為益州安穩,可保未來無虞。說起來,二人的建議都沒有錯,畢竟著眼點不同,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劉備的選擇,而他對荊州有著更為深厚的感情。從這一點來說,劉備也會更看重志同道合的諸葛亮。諷刺的是,蜀漢政權最後卻因為太過看重荊州而喪失了大半底蘊,當真是世事無常。
參考資料:
《三國誌·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三國誌·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