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兩大致命弱點讓蜀漢最終敗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兩大致命弱點讓蜀漢最終敗亡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小說塑造了眾多的傑出人物,其中尤以諸葛亮較為突出。《三國演義》中尊劉抑曹的傾向比較明顯,所以較多著墨於蜀漢集團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很多有關《三國演義》的出版說明、前言、評論等文章都認為作者把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著超人的智慧,絕世的才能,自信瀟灑,足智多謀,似乎成為一個理想中的"完人"。其實不然,《三國演義》終究是一部以描寫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為主的小說,蜀漢集團又是失敗者,必定有它失敗的道理。作為蜀漢集團代表人物的諸葛亮,出現重大的失策是不可避免的。《三國演義》的作者雖然出於政治傾向,把諸葛亮塑造的較為光彩照人,但並沒有不合邏輯地掩蓋其個性弱點和重大失策,只不過是寫得較為隱晦罷了。以下作為個人讀罷《三國演義》的體會,願與喜愛《三國演義》的網友商榷,敬請批評指正。

諸葛亮有兩個致命的個性弱點:自負與臨機不決。對於這兩個弱點,不得不提到《三國演義》中另一傑出人物的代表司馬懿,這是與諸葛亮相對照描寫的人物。縱覽整部《三國演義》,唯一能與諸葛亮成為對手的,只有司馬懿。雖然有"空城計"、"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等千古笑談,但這並不能掩蓋司馬懿的傑出才能,論三國而不論司馬懿實為一種缺憾。諸葛亮戰赤壁可以把曹操、周瑜這兩位傑出的軍事家盡情愚弄,後氣死周瑜,智取漢中速敗曹操,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但是,諸葛亮對司馬懿卻是多有顧忌,甚至是懼怕,這一點在小說中多有描寫,如:

91回 聽到司馬懿提督雍、涼兵馬時,"孔明大驚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慮:司馬懿深有謀略,今督雍、涼兵馬,倘訓練成時,必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

91回 睿依言,將司馬懿削職回鄉,命曹休總督雍、涼軍馬。曹睿駕回洛陽。

卻說細作探知此事,報入川中。孔明聞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馬懿總雍、涼之兵。今既中計遭貶,吾有何憂!"

94回 太傅鍾繇奏曰:"凡為將者,智過於人,則能制人。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臣量曹真雖久用兵,非諸葛亮對手。臣以全家良賤,保舉一人,可退蜀兵。未知聖意准否?"睿曰:"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賢士,可退蜀兵,早召來與朕分憂。"鍾繇奏曰:"向者,諸葛亮欲興師犯境,但懼此人,故散流言,使陛下疑而去之,方敢長驅大進。今若復用之,則亮自退矣。"睿問何人。繇曰:"驃騎大將軍司馬懿也。"

94回 聽到魏主曹睿詔司馬懿復職時,"孔明大驚。參軍馬謖曰:"量曹睿何足道!若來長安,可就而擒之。丞相何故驚訝?"孔明曰:"吾豈懼曹睿耶?所患者惟司馬懿一人而已。今孟達欲舉大事,若遇司馬懿,事必敗矣。達非司馬懿對手,必被所擒。孟達若死,中原不易得也。"

第98回 孫權稱帝后,"後主即遣使到漢中問孔明。孔明曰:"可令人繼禮物入吳作賀,乞遣陸遜興師伐魏。魏必命司馬懿拒之。懿若南拒東吳,我再出祁山,長安可圖也。"後主依言,遂令太尉陳震,將名馬、玉帶、金珠、寶貝,入吳作賀。震至東吳,見了孫權,呈上國書。權大喜,設宴相待,打發回蜀。權召陸遜入,告以西蜀約會興兵伐魏之事。遜曰:"此乃孔明懼司馬懿之謀也。既與同盟,不得不從。今卻虛作起兵之勢,遙與西蜀為應。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虛取中原也。"

整部《三國演義》當中,令諸葛亮有如此反應的人物,唯司馬懿一人。劉備軍敗當陽時,兵微將寡,曹操身率百萬之眾而來,諸葛亮也是輕鬆應對。而六出祁山伐魏時,諸葛亮身率數十萬之眾,對司馬懿卻依然顧忌重重。由此可見,司馬懿真是諸葛亮的對手。由於司馬懿的存在,諸葛亮六出祁山而"未得寸土"。讀罷三國,深有"既生諸葛亮,何生司馬懿"之感。公正地講,司馬懿的智謀要遜於諸葛亮,但其把握機會和權衡輕重的能力確實在諸葛亮之上,只要失敗不影響大局,司馬懿寧可選擇可能失敗,也不輕易放棄機會,小說中多有記述,如:

67回 曹操已得東川,主簿司馬懿進曰:"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也。"曹操歎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劉曄曰:"司馬仲達之言是也。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遂按兵不動。

卻說西川百姓,聽知曹操已取東川,料必來取西川,一日之間,數遍驚恐。玄德請軍師商議。孔明曰:"亮有一計。曹操自退。"玄德問何計。孔明曰:"曹操分軍屯合淝,懼孫權也。今我若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還吳,遣舌辯之士,陳說利害,令吳起兵襲合淝,牽動其勢,操必勒兵南向矣。"

85回 早有魏軍探知此事,報入中原。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曰:"劉備已亡,朕無憂矣。何不乘其國中無主,起兵伐之?"賈詡諫曰:"劉備雖亡,必托孤於諸葛亮。亮感備知遇之恩,必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倉卒伐之。"正言間,忽一人從班部中奮然而出曰:"不乘此時進兵,更待何時?"眾視之,乃司馬懿也。丕大喜,遂問計於懿。懿曰:"若只起中國之兵,急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面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然後可圖。"

丕問何五路,懿曰:"可修書一封,差使往遼東鮮卑國,見國王軻比能,賂以金帛,令起遼西羌兵十萬,先從旱路取西平關:此一路也。再修書遣使繼官誥賞賜,直入南蠻,見蠻王孟獲,令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以擊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吳修好,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逕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將孟達處,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此四路也。然後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提兵十萬,由京兆徑出陽平關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萬,五路並進,諸葛亮便有呂望之才,安能當此乎?"

96回 忽報揚州司馬大都督曹休上表,說東吳鄱陽太守周魴,願以郡來降,密遣人陳言七事,說東吳可破,乞早發兵取之。睿就御床上展開,與司馬懿同觀。懿奏曰:"此言極有理,吳當滅矣!臣願引一軍往助曹休。"忽班中一人進曰:"吳人之言,反覆不一,未可深信。周魴智謀之士,必不肯降,此特誘兵之詭計也。"眾視之,乃建威將軍賈逵也。懿曰:"此言亦不可不聽,機會亦不可錯失。"魏主曰:"仲達可與賈逵同助曹休。"

106回 司馬陳群問曰:"前太尉攻上庸之時,兵分八路,八日趕至城下,遂生擒孟達而成大功;今帶甲四萬,數千里而來,不令攻打城池,卻使久居泥濘之中,又縱賊眾樵牧。某實不知太尉是何主意?"懿笑曰:"公不知兵法耶?昔孟達糧多兵少,我糧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戰;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勝。今遼兵多,我兵少,賊饑我飽,何必力攻?正當任彼自走,然後乘機擊之。我今放開一條路,不絕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陳群拜服。

從上述原文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機會當中,有得以實施的,有沒實施的,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是,即使失敗了,對於曹魏集團並無多大損失,而成功了,卻會給曹魏集團帶來重大的戰略利益。司馬懿非常善於把握機會,對於戰略利益輕重的權衡更是非常準確。而這一點正是諸葛亮不如司馬懿的地方。諸葛亮智過於人,所向披靡,曹操、周瑜、曹真、孟獲皆甘拜下風,唯有在與司馬懿的交手中,雖屢屢取得局部勝利,但就整體而言,卻沒有能夠取得一次勝利。之所以如此,就在於司馬懿清楚地認識到,諸葛亮足智多謀,與其交戰十有八九會失敗,所以沒有足夠的把握,不要輕易與其交戰。只要不給諸葛亮機會,就會不戰而屈人之兵。雖然不輕易失去機會的司馬懿因此喪失不少局部戰機,但卻牢牢地把握住了全局,那就是只要打持久戰,就可確保國力強大的曹魏取得戰略上的決定性勝利。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個性弱點有準確認識,這一點,諸葛亮也是深有感觸:

第103回 諸葛亮送"巾幗並婦人縞素之服"給司馬懿,使者辭去,回到五丈原,見了孔明,具說:"司馬懿受了巾幗女衣,看了書札,並不嗔怒,只問丞相寢食及事之煩簡,絕不提起軍旅之事。某如此應對,彼言:食少事煩,豈能長久?"孔明歎曰:"彼深知我也!"

諸葛亮的這一句"彼深知我也!"發自肺腑,如果僅僅是指"寢食及事之煩簡",思維嚴謹的諸葛亮絕不會有此歎息。這是指司馬懿對諸葛亮整個人的深刻認識啊!諸葛亮六出祁山而無功,關鍵是有這樣一位深知諸葛亮弱點的對手。諸葛亮深感克復中原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最終病死在五丈原。能被諸葛亮歎為知己,司馬懿對諸葛亮可謂知之甚深。如果說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朗,氣死曹真的話,那麼司馬懿卻是一語送終諸葛亮!

司馬懿是如何認識諸葛亮的弱點的呢?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晉書·帝紀第一》)。司馬懿的這段評語可以說是對諸葛亮自負與臨機不決的個性弱點的深刻而又具體的詮釋。這段評語應當這樣理解為:"(諸葛亮)志向很大卻把握不住機會,多有謀略卻難下決斷,喜好用兵打仗卻缺乏權衡輕重的能力和權變的能力。"《三國演義》的作者對此有深刻認識,但為了小說整體思想的需要,並未專門地明確指出,只是在小說中隻言片語的提及,更多的則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進行揭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