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最近很多網友都說了諸葛亮其實是號稱為天下第一智的,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簡直就是被人吹得神乎其神了,但是有一點大家也許忘記了,那就是其實最後還是蜀漢最先滅亡的,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可是劉備得到了兩個人,嘔心瀝血建立起了蜀漢政權,卻沒想到會是三國中最早滅亡的,這是為何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在關羽失荊州之前,蜀漢當時的實力僅次於魏國,甚至都能夠和魏國一較高低。但是失掉荊州的蜀漢,猶如龍困於野,一蹶不振了。為什麼呢?因為荊州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水路交通發達,同時還有一座銅山。
這座銅山是蜀國專門用來鑄造銅幣的,但是沒有了銅山,蜀漢也就缺乏了鑄造貨幣的原材料,一旦沒有了新錢流入市場,必定會造成市場的紊亂,所以在蜀漢後期,市場混亂,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第二這個與戰爭有關,三國時期戰爭不斷本就是常事,但卻沒有哪個國家像蜀國這樣,從建國開始到最後滅亡一直都在打仗。劉備一開始佔據漢中時,就與曹操打了一場大仗,穩定了自己在漢中的勢力;
之後關羽水淹七軍,名震華夏;再後來就是關羽被殺,劉備征討東吳,夷陵之戰令他全軍覆滅,蜀國從此元氣大傷;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了六出祁連山,諸葛亮之後,姜維更是多次出兵征討魏國。
縱觀這麼多的戰爭,這其實嚴重的消耗了蜀國的國力,直接導致到後來蜀國幾乎無兵可用。無休止的戰爭嚴重阻礙了蜀國經濟的發展。而作為國家實際統治者的諸葛亮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後來的姜維也是受他影響,用兵無度。
第三,蜀國內部矛盾重重,但是諸葛亮卻無法解決這個矛盾。蜀國的政權其實是由兩股大勢力組成,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外地勢力和以法正為代表的本土勢力,兩股勢力之間不斷地較勁,本土勢力想崛起。
但是諸葛亮怕本土勢力壯大之後會對自己的勢力造成威脅,於是拚命打壓他們,造成了蜀國人才流失,甚至到了後期,國無謀士參謀,軍無將才,以至於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悲涼局面。
最後蜀國是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諸葛亮的小心謹慎使得蜀國在多方勢力的較量中仍然能夠保持平衡,但是諸葛亮一旦死去,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來平衡這種局面了,所以蜀國的覆滅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它與魏國接壤,實力又是最弱的一個,所以最先被滅是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