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擁有臥龍和鳳雛兩大法寶 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擁有臥龍和鳳雛兩大法寶 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我們知道,東漢時期的水鏡先生司馬徽有句名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謂是影響頗廣。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漢室劉邦可謂是站在了道義的頂端。成為了三國時期的主角之一,而他又算得上是擁有臥龍和鳳雛兩大法寶的人物,只可惜,在劉備稱帝不久,便在白帝城病逝。那麼,他擁有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兩大法寶,為何卻沒有一統天下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實力名不副實。他們在歷史當中的名聲和他們真實的能力水平根本不相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兩個名聲大於實力的兩個人。

我們所知道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名言其實是演義版本。而在正史當中,司馬徽根本就沒有這麼評價。根據正史《襄陽記》當中的記載:劉備在拜訪司馬徽的時候曾詢問他天下大事,而司馬徽則表示,自己只是一介書生,不懂得這些天下大事,但是「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司馬徽的這個評價還是比較靠譜的,他只是讚許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是識時務的俊傑,根本沒有像演義當中說的那樣,說什麼得一可安天下。這樣一來,意思就大不一樣了。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鳳雛龐統。龐統,是東漢名士龐德公的侄子,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受到了司馬德操的賞識。而司馬德操則稱「統為南州之冠冕」,也就是說,在荊州這個地方,沒有人比龐統更厲害了。其實,我們很容易看出,這其實只是司馬德操的誇大其詞罷了。就像是老師在炫耀自己的得力學生一樣。

我們再來從龐統的建樹上來看,龐統一生的簡歷也不是很出色,他先是在東吳取得了一個「郡功曹」的微小官職,曾經為周瑜「送喪至吳」;在赤壁之戰之後,經過魯肅的推薦又到了荊州,然後被劉備任命成為了耒陽縣的縣令,結果卻落得「在縣不治,免官」的一個下場,所以,從上面的內容來看,龐統無論是在東吳還是在荊州,都沒有什麼出色的政績,甚至落得了一個被罷免官職的下場。雖然龐統最後被劉備看中了,成為了和諸葛亮一樣的軍事中郎將,在入川的策劃當中,也獻出了自己的計策,但是,都稱不上是什麼高明的策略。在圍攻雒縣的時候,龐統不幸中流失身亡,年僅36歲。

再來看看這個臥龍諸葛亮,諸葛亮也是司馬徽的弟子,雖然在各方面都要比龐統要好,但是,仍舊是名不副實。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張良一流的謀士參謀,但是在正史當中記載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在陳壽的眼裡,諸葛亮是具有管仲和蕭何一流的宰相之才,但是和管仲和蕭何比起來還是要差一點。

在《三國誌·先主傳》當中記載,劉備以「諸葛亮為肱骨,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簡雍為賓友」。這也正說明了諸葛亮是內政大臣,而真正出謀劃策的人是法正,如果拿諸葛亮比作蕭何的話,那麼,法正就應該是張良,法正才是真正的「總參謀長」。

所以,從上面的歷史事實來看,臥龍和鳳雛在歷史當中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雖然他們的名氣很大,但是都是因為演義的虛構和誇大所致,他們的實際作為和建樹根本不值得一提,在歷史上像他們這樣的人物很多,再加上劉備當時的地盤和經濟實力以及人口都比不上曹魏,所以,劉備根本不可能一統天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