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攜民渡江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漢末年分三國 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 被亂世左右 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後 一切又從頭」,這是由林秋離譜曲,林俊傑演唱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曹操》,雖然主題曲談到的是曹操,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三國歷史中另外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劉備。
讀過由西晉史學家陳壽編纂的《三國誌》的人或許不多,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想絕大多數人最起碼還是讀過羅貫中先生的鴻篇巨著《三國演義》的。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描寫成一位寬厚待人的仁人長者,天下英雄皆以劉備仁慈而紛紛投奔歸附,曹操則被黑化成了一個「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陰險卑鄙小人,那麼歷史上的劉備真的是一位仁者君子嗎?
清人趙翼通讀三國歷史作出了一個很精闢的分析:曹操「以權術相馭」,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劉備「以性情相契」,也就是說曹操以權術來駕馭下屬,孫權善於用哥們兒義氣來挽留人才,而劉備則喜歡打感情牌來籠絡人心。
趙翼對三國歷史人物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在他的點評中,他也只是說到了劉備慣打感情王牌來籠絡人心,但並沒有就此肯定劉備的仁慈。換句話說,打感情牌只是因為政治創業的需要,而並非劉備仁慈天性使然。
劉備為人如何?曹操的死敵袁紹這樣評價道:「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梟雄曹操更是開門見山:「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將生憂寡人」。將這兩位當世梟雄的話歸納提煉出來就是說劉備此人野心勃勃志向遠大,講求信義,精明能幹。
從袁紹和曹操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位胸懷遠大、守信履諾、才華出眾,仁者愛人具有君王風範的英雄,也從側面說明了此人的確是一位不世出的潛龍級人物。
但要說劉備天性仁慈,顯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支持這一論據。首先,在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初,大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連年軍閥混戰的時代背景裡,各種大大小小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相互攻擊輪番兼併,亂世之中想要創建一番豐功偉業,槍桿子出政權,成為那個時代的普遍共識,誰的刀把子硬,誰就能打敗競爭對手。
這就像是在當今市場經濟慘烈的競爭下,各大集團為了擴張自己的經營範圍,獲取雄厚的資本而不斷兼併實力弱小的公司,其道理是相同,要想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求得生存,實力才是最終根本性的決定力量,單憑滿口仁義顯然不能在殘酷的軍閥混戰中獨活。
而劉備也基於這樣的認識,在他實力極為弱小的時候,他先後投奔了遼東薊侯公孫瓚、徐州牧陶謙、丞相曹操、大將軍袁紹、荊州牧劉表等各派軍閥勢力,這種走馬觀花式換老闆的節奏令人目不暇接,而被稱為「三姓家奴」的呂布也僅僅只是換了三個老闆,但呂布最終遺臭萬年,劉玄德卻名芳千古,無非只是一個失敗,另外一個成功了而已。
劉備雖然在不斷換老闆,但他很注重政治宣傳工作,每次換老闆總能找到對外宣傳的合理借口,這就讓他沒有留下過多造人譴責的把柄。因此從這層意義上來講,劉備的仁慈完全是保全自己鞏固政治勢力的內在要求,而非劉備天生仁慈。
我們從劉備率軍取西川的點滴中可以進一步窺探其真實人性內心。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劉璋聽從張松攛掇,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共對張魯,其實此時的張松、法正等人早已投靠了劉備,劉備接到劉璋的親筆信件後,讓諸葛亮、關羽留守荊州,自己和龐統親率數萬步卒入蜀,並與劉璋會盟於涪,會盟期間,張松、法正勸說劉備趁此機會殺掉劉璋,西川唾手可得,劉備以「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拒絕了張松、法正等人提議。
結果次年,張松行事不密陰謀敗露,劉璋據川而守企圖阻止劉備入蜀,劉備讓黃忠、卓膺掛帥攻下了蜀地涪城,拿下涪城後不久,劉備大擺筵席犒賞群臣,酒過三巡,劉備轉身對席間在座的龐統說道:「今日之會,可謂樂矣」,龐統起身冷笑道:「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龐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劉備的假仁假義、虛與委蛇,面對龐統赤裸裸的挑釁,劉備大發雷霆:「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
現在看來以劉備以武王伐紂作為遮羞布來掩蓋自己的虛偽確實顯得蒼白無力。武王伐紂是紂王在人心盡失的情況下,武王順天應時剿滅倒行逆施的紂王的正義之舉,而劉璋在蜀地耕耘多年國泰民安,拿紂王與劉璋劃等號,大有臉上貼金的嫌疑。而劉備入蜀前本可有機會一舉活捉劉璋,卻拋出「初入他國,恩信未著」的言論,但到後來強佔了劉璋的地盤涪城後卻大擺筵席樂不可支的感慨「今日之會,可謂樂矣」,劉備一副假仁假義的面孔躍然紙上。
那劉備仁者歸心的鐵證來源何處呢?翻閱《三國誌》,我們會發現赤壁之戰前夕,劉備在曹操鐵騎的驅趕下敗走樊城,根據《三國誌》載劉備南撤時,「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而當諸葛亮向劉備直言「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劉備卻說出了:「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這樣極為人道的話語。
也正是因為劉備的這席話,坐實了他仁者愛民的仁慈君主形象,但歷史果真如此嗎?
客觀的來說,劉備與同時期的軍閥勢力曹操等人相比,的確待人寬厚,對待百姓更能施以仁政,而據史料記載,曹操在北方統一的進程中,經常採取屠城的策略來達到震懾敵手的效果,這就讓曹操的惡名傳遍千里。曹操的這種為君不仁個性與劉備立足道義、收買人心的舉措相較比頃刻高低立現,因此眾多樊城百姓願在曹操的兇猛追殺下跟隨劉備齊聚渡江。
而然,這還不僅僅是歷史事實的全部。我們可以逆向推理,古代戰爭打來打去為的什麼?其實說到底根本上就是為了爭奪地盤和人口,誰佔有的地盤大,人口基數多,那麼誰就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
我們就拿公元263年,蜀國滅亡前的三國人口結構分佈為例。當時的魏國人口443萬餘人、吳國人口256萬餘人、蜀國實有人口108萬餘人。在魏蜀吳三國人,魏國人口最多,蜀國人口最少,拋棄後來蜀國被滅的地理等因素不談,蜀國在與魏國的對抗中面對4倍於己的龐大人口基數,兵源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從諸葛亮五出祁山末期經常徵調年齡不足的青壯年入伍就可以看出端倪。
人口多就意味兵源充足,在三國鼎立的格局中要率先吃掉對方,任何一方得確保充足人口底數,否則根本無法應對曠日持久的伐國戰爭。
按照經濟學的觀點,人口多除了能夠提供足額的兵源,還能產生優質的勞動力,勞動力充足就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總量,反過來生產總量提升了,財富也會水漲船高,國民消費也會走入一個良性循環。在以農為本的封建社會中,農業是國家的基石,只有農業生產總量上去了,這個國家就會興旺、發達,而龐大的人口基數也能確保人口的不斷繁衍,為國家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支撐。
從土地角度來考量,此時的劉備經過三顧茅廬已請出了劉氏集團的總設計師諸葛亮,在諸葛亮悉心的策劃下,公司也按部就班的朝著《隆中對》的戰略藍圖有條不紊的推進,劉備取得西川,佔有荊、益二州可謂是水到渠成,那麼佔有這些地方後,你得開發、利用啊!人口的缺失與土地的擁有不成正比,土地不能充分利用對於任何朝代的統治者來說都是大忌!這就好理解了國家數年前為何提出「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的戰略意圖了。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我們就能理解劉備為何甘願冒著被曹操的虎狼之師追上而非得攜民渡江了。其實,劉備攜民渡江更多的是為了將來鞏固政權的考慮,而寬厚待民、不忍拋棄是他當著百姓做出的表態,也只有他作出這番感人肺腑的政治攻勢,百姓才會心甘情願冒死隨行。
劉備究竟是真君子還是假小人,歷史的波詭雲記是是非非只有留給後世評論,但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對於政治力量的生存和延續必定是放在第一位進行考量的,而如何充分運用各方政治勢力和百姓來拓展雄圖偉業,仁義就是一張很好的王牌了,劉備仁慈或許是有先天因素的存在,但他也絕不會冒著寧願身死國滅而恪守仁義道德,否則,歷史上真的就沒有這樣的梟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