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上方谷之戰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發生在諸葛亮「六出祁山」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魏延和司馬懿。故事梗概如下:
司馬懿兵敗之後,緊閉寨門,堅守不出。見此情形,諸葛亮密令馬岱建造木柵,在營中掘下深塹,又在上方谷口搭設窩鋪,裡面埋下地雷。同時,諸葛亮又囑咐馬岱,秘密將上方谷口的後路阻斷,讓士卒在谷中埋伏。一旦司馬懿追來,將其放入谷中,然後用乾柴放火。
馬岱離開後,諸葛亮又命魏延率領五百士卒到曹軍營寨前搦戰,一定要司馬懿誘出,讓其進入上方谷內,自己將有破敵之策。除此之外,諸葛亮又命高翔將木牛流馬分成幾組,公開在山路上運輸糧食,故意讓曹軍出兵搶奪。同時,諸葛亮又下令將駐紮祁山的大部分兵力調去屯田,只留下少量兵力,並吩咐其餘將領,一旦曹軍發動攻擊,可詐敗離開,然後切斷司馬懿的退路。
諸葛亮將祁山兵力調走的消息很快便曹軍獲悉,夏侯惠和夏侯和建議立即發動進攻。司馬懿同意了二人的建議,命二人分別率領五千兵馬發動進攻,自己留在營寨中觀察戰局變化。
夏侯惠和夏侯和出兵後,繳獲了一些木牛流馬和北伐大軍的士卒。司馬懿從士卒口中得知,諸葛亮身在上方谷口,祁山大營兵力空虛。司馬懿決定眾將第二天向祁山大營發動進攻,自己則親自率部突襲上方谷口。結果,魏延且戰且退,將司馬懿誘入上方谷口,諸葛亮用事先準備的地雷和乾柴火燒上方谷,司馬懿危在旦夕。不過,此時天降大雨,將火勢破滅,司馬懿終於成功脫險。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上方谷之戰,在歷史上並未發生過。事實上,當諸葛亮兵敗北原和陽遂後,又向馬塚山發動猛攻,遭到司馬懿的頑強阻擊,北伐大軍將領孟琰所部幾乎被曹軍圍殲。經過數日激戰,諸葛亮進攻計劃受阻,戰事陷入膠著階段,此後再無戰事爆發,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上方谷之戰。
至於說到上方谷這個地名,真實存在,地點在如今的陝西省寶雞市眉縣。不過,這個地名是《三國演義》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後才出現的,顯然是根據小說的描述附會而成的。
不過,雖然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故事,但不少讀者依然對諸葛亮未能在此戰中殲滅司馬懿感到惋惜,認為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的話,諸葛亮一定能成功。不過,從小說的描述來看,即便天降下雨,諸葛亮還是有機會殲滅司馬懿的。只可惜諸葛亮的戰術部署存在重大失誤,這才導致了司馬懿的逃脫。在這段故事情節的設計中,作者想突出的並非諸葛亮的智慧,而是想體現諸葛亮的能力不足之處。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諸葛亮對於上方谷之戰的戰術設計。小說中提到,諸葛亮命魏延率領五百士卒為誘餌,誘使司馬懿上當。而北伐大軍的主力並沒有留在上方谷殲滅司馬懿,而是趕往曹軍營寨去劫寨。留在上方谷口的兵力僅有堵住上方谷口的魏延和山上負責放火的馬岱所部,這樣便造成了北伐大軍在上方谷的兵力不足。
而就在天降大雨之前,司馬懿所部因火攻損失了十之八九的兵力,剩下能作戰的士卒並不多。只要諸葛亮在上方谷的兵力足夠,完全能夠將司馬懿殲滅而不用理會大雨。以魏延區區五百的兵力難以抵擋司馬懿,而身處山上的馬岱所部想下山助戰又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才是司馬懿能夠逃脫的最重要原因。書中還提到,馬岱所部的兵力也不足。書中寫到:「(馬)岱軍少,不敢追趕。」這也反映出諸葛亮對於此戰的戰術設計存在重大缺陷。
參考書籍:《三國誌》、《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