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谷大火時降下大雨 諸葛亮為什麼不放箭射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上方谷大火時降下大雨 諸葛亮為什麼不放箭射擊

對諸葛亮不放箭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演義中,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正史上為第五次),兵出祁山,佔領渭水南岸,與魏軍隔河對峙。這一戰,司馬懿屢戰屢敗,形勢對蜀漢一片大好。尤其是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誘敵之計,被困上方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火灼燒,幾乎絕望。

如果不是天不佑蜀漢,突降大雨,司馬懿及其魏軍就交代在上方谷了。有三國迷們提出疑問,天降大雨時,為什麼諸葛孔明不放箭?下面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如下。

其一,孔明沒必要放箭,如果沒有這一場大雨,司馬懿父子必死無疑。上方谷地勢險要,裡面堆積大量乾柴,只需放火箭,將其引燃,就沒必要畫蛇添足放箭了。諸葛亮為司馬懿及其魏軍選定的埋葬之地上方谷,谷口僅能容納少數人員出入。他從四周高處放火箭,司馬懿父子插翅難逃。

諸葛孔明雖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曾借東風火燒赤壁。這次,他失算了,只算出司馬懿能中計進入上方谷,自己的火攻之計也確實可行。然而,他沒想到天不佑蜀漢,「天命在魏」,自己的絕佳之計被一場大雨給澆滅了。這一場大雨偏偏早不來,晚不來,在火燒上方谷之際突然降落。這場雨對於司馬懿真的是及時雨,而對於諸葛亮無異於晴天霹靂。諸葛亮看到這一場大雨,知道司馬懿即將脫困,自己大勢已去,再放箭射殺魏軍意義不大。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其二,孔明沒有準備大量弓箭。諸葛亮連年北伐,幾乎耗乾了蜀漢的國力,尤其是軍事物資,異常匱乏。而蜀漢製造業遠不如曹魏發達,像箭矢等消耗品用一支,少一支,補充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如果諸葛亮將僅剩的箭矢消耗完,他只能當魏軍的活靶子,拿什麼和魏軍交戰。因此,魏軍可以毫無顧忌地放箭,而諸葛亮卻不能。這就是富人和窮人的區別。

如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一個晚上借來十萬支箭。這時,曹軍的箭矢就像不要錢似的,無限供應,只求消滅敵人。這是建立在強大的工業基礎上,蜀漢的製造業非常薄弱,如果無所顧忌地使用箭矢,幾天就耗沒了。蜀漢由於缺乏大量箭矢,箭矢是不會被浪費的,得省著用。此次上方谷火燒司馬懿,本來已經十拿九穩,由於行軍倉促,諸葛亮準備大量箭矢以備不時之需的可能性不大。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卻說孔明回船謂魯肅曰:「每船上箭約五六千矣。不費江東半分之力,已得十萬餘箭。明日即將來射曹軍,卻不甚便?」

其三,即使諸葛亮準備了大量箭矢,也消滅不了司馬懿及其魏軍。此時的上方谷,天上傾盆大雨,地上煙霧瀰漫,極大地干擾了弓箭手的視線。再好的弓箭手,也無法在此環境中射中目標。魏軍大都有戰甲,護住要害位置,再加上距離遙遠,蜀漢的弓箭殺傷力有限。即使諸葛亮準備好大量箭矢,萬箭齊發,能消滅多少魏軍?或許能消滅一部分,這和諸葛亮的全殲魏軍初衷背道而馳。

此時,天降大雨,挽救司馬懿於危難之間,司馬懿及其魏軍猶如重獲新生,自然趁此機會奮勇殺出,外面還有張虎、樂琳領軍接應。而圍困上方谷的蜀漢軍隊只有馬岱等少數軍隊,攔不住司馬懿大軍。你想,面臨必死之局,突然有轉機,能活命,魏軍人人奮勇,蜀漢軍隊攔不住很正常。

司馬懿大喜曰:「不就此時殺出,更待何時!」即引兵奮力衝殺。張虎、樂琳亦各引兵殺來接應。馬岱軍少,不敢追趕。

總結:諸葛亮精心策劃的上方谷之戰,本來十拿九穩,卻沒料到突降大雨,將自己為魏軍準備的大火給澆滅,同時澆滅了自己的一腔復興漢室之心。當時,他看到大雨,心慌意亂,已經失去方寸,因此沒有下達放箭命令。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