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諸葛亮為何不放箭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我們知道,在三國中諸葛亮第六次攻打魏國的過程中,曾將他的最大對手司馬懿圍困在上方谷中,然後用火攻擊準備燒死他,可是突然天降大雨滅了大火,救了司馬懿,可是最後為什麼諸葛亮沒有用弓箭射擊司馬懿呢?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其中的原因。
到時情況是這樣的,就在司馬懿父子快要被燒死時,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暴雨,滅了火,司馬懿父子很高興,慶幸自己獲救了,然後逃出了上方谷。也就是在這裡很多人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不用弓箭,反而要放走司馬懿呢?比如說,在戰國時期,孫臏就在馬陵這個地方派了大量的弓箭手,把經過這裡的龐涓射死在樹上,從而打敗了魏國。因為有了這次的例子,很多人認為聰明的諸葛亮不可能犯下這麼嚴重的錯誤,於是就認為「火燒上方谷」是作者羅貫中虛構的情節,這個情節主要是為了表現下再聰明的人也不能決定老天的安排,也為了刻畫諸葛亮悲劇的形象。因為如果在現實戰場上,早就會下令放箭了,敵人在就死了,又怎麼會放過他們呢?
而我要說的是,諸葛亮之所以不放箭,那是有原因的,也是很正常的。《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文人,他也是一個經歷過戰爭的謀士參謀,所以很正常他擁有很高的軍事知識。所以他寫諸葛亮在上方谷不放箭是合理的,是有原因的。
首先,下雨天是用不了弓箭的。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弓箭是一種脆弱的武器,它對保養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是有大風的日子,弓箭根本就不能發揮作用,或者說是一種累贅。因為弓臂和弓弦是不能受濕的,如果濕了的話,射程和力道是受影響的。以成吉思汗為例,他們在攻打降雨少的中亞、西亞和華北時,一路都很順利。可是在他們往南進攻時,就不能打得很順利了,因為南方多雨,氣候很濕,所以造成他們進軍緩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有雨的天氣下,弓箭很難使用的。到了他孫子忽必烈時,元軍想要攻打越南。可是當時越南正在下雨,蒙古人的弓箭跟本打不到人,最終失敗了。不巧的是,滿洲八旗在打緬甸時,也曾因為下雨打輸了。在晴天,他們總能用弓箭打敗緬甸軍,但是在雨天,他們就立馬敗下陣來了,八旗軍跟本無法用弓箭,就殺不了敵人,最終被緬甸軍打敗了。因此,當時上方谷在下雨,諸葛亮用不用弓箭都不能殺掉司馬懿父子的。除了浪費資源外,消耗弓弩的代價外,根本就沒有任何好處的。因此還不放掉司馬懿父子。
還有個原因就是弓箭根本就不夠用的。在古代戰爭中,軍隊出去打仗不能帶太多的裝備,不然也會影響行軍的速度,每個人所帶的弓箭數量都是一定的,而且弓箭的使用要有一段距離的。如果靠得太近就會燒到自己。因此在用火攻時,軍隊都會在高處或者遠方,等待敵人進入自己的範圍才開始射擊的。等到敵人被打到蒙的時候,我軍再追擊他們,達到殲滅他們的目的。上方谷的這場戰爭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在陝西,就有上方谷的原型,這個地方叫葫蘆峪,是一處地勢很低的谷底。此地南邊有秦嶺,北邊有渭水。當地人說,諸葛亮是在這裡火燒司馬懿的。同時,葫蘆峪這個地方與渭河的海拔差高度超過50米,谷底與山腰更是超過不止一百米。
古代的弓箭的有效射程不會超過60米,即使在有風的情況下也不過80米。如果是強弩的話,有效射程也只是與弓箭差不多,最強力的弓箭也不超過260米的。而在埋伏司馬懿父子的蜀軍一定是站在高處的,普通弓箭也不能射到他們,而且魏軍也是可以躲避的,並且六石努又很重,射速慢,很難射中魏軍的,因此諸葛亮就考慮不會使用弓箭了,只有放過司馬懿父子了。
在小編看來,綜合以上兩點,諸葛亮在上方谷根本就不能夠射中司馬懿。又是在下雨天,弓箭的殺傷力肯定不會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所以,諸葛亮也只有放過司馬懿了,留下了遺憾,畢竟這不是人為的錯誤,而是天都不幫助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