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是呂布手下的大將,其也是漢末著名的將領之一。他戰功顯赫,為呂布打下一片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雖然高順非常有智謀,能夠打硬仗,多次擊敗曹操、劉備等人,並以極小的代價平定了赫萌的叛亂,由此可見,高順不愧是一代猛將。但是愛才如命的曹操,在擊敗呂布的同時,將高順殺掉,而同為呂布手下的張遼,卻被曹操招降,為何兩個人的命運不同呢?
1 高順與張遼的經歷不同
雖然高順與資料都是呂布的部將,但是兩個人的經歷存在的非常大的不同。張遼原來就是漢朝的臣子,原先受到丁原的賞識,成為攻伐董卓的將領,後來丁原的義子呂布殺死丁原,不得已跟隨者呂布投降了董卓,因此張遼追隨呂布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無奈。而張遼雖然非常有能力,能夠以800人擊敗孫權的數萬大軍,但是在呂布手下根本不受重用,誠然是千里馬被埋沒。當曹操要殺死呂布之時,呂布大聲求饒,張遼怒斥呂布,由此可見張遼在心裡早已經對於呂布不滿了,其在呂布被殺之後,如果張遼還活著,定然不會為呂布所復仇,因為他對於呂布積怨已深。
而高順原來就是呂布手下的部將,可以稱之上了呂布的鐵桿兄弟,而曹操在擒獲呂布之後,定然要殺死呂布,而殺死呂布之後,如果再招降高順,那麼高順非但不會忠誠於曹操,而且非常有可能尋找機會將曹操殺死,為呂布復仇,作為多疑的曹操不得不考慮這一點,因此除掉高順,相當於曹操為自己排除一顆定時炸彈。
2 夏侯惇因高順而失目
當初曹操派遣夏侯惇其征伐呂布,而呂布部將高順率軍迎戰。夏侯惇憑藉著自己士兵多,並沒有將高順放在眼裡。因而指揮軍隊直接前進,但被高順軍隊所埋伏,最終高順以少勝多,將夏侯惇打敗,而夏侯惇也因此失去一隻眼睛。演義上說夏侯惇是被算計的,其實真實的歷史是夏侯惇被高順埋伏,在倫軍之中而眼睛被射傷,而並不是什麼暗器。高順以少數的兵力,擊敗了曹操著名將領夏侯惇,充分體現了其智謀是非常厲害的。但是失去眼睛的夏侯惇定然是非常怨恨高順的,且夏侯惇是非常注重個人的外表。
而一旦曹操招降高順,必將招致夏侯兄弟的怨恨,也體現了曹操對於部將的薄情寡義,自己的元老將領被敵人傷害,而要招降受傷自己元老將領的將軍,那麼勢必會使得眾多將領感到心寒。且夏侯兄弟就是曹操起兵基礎,對曹操是至關重要的。曹操為了表達對於夏侯兄弟的厚愛,所以殺高順而安撫夏侯兄弟是非常必要的。
3 高順多次得罪過曹操
董卓誅殺宦官之後,開始把握朝政,漢朝皇帝已經成為了傀儡,而呂布殺死自己的義父,投靠董卓,而作為呂布最為衷心的高順,自然也跟隨者呂布投靠曹操。而此時曹操就以奸詐為著稱,而高順素來看不起的曹操,在此期間,高順多次對於曹操無禮。並且曹操知道董卓已經面臨著四面楚歌之時,決定返回家鄉,招募士兵反抗董卓,在東去的路上,董卓派遣高順進行的追擊,差一點沒有將曹操擒拿,為此曹操已經從心理非常的怨恨高順。
而後來高順跟隨呂布在兗州,多次擊敗了曹操,幾乎將曹操打成了喪家之犬,為此曹操想要投靠袁紹。可以說高順將曹操打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步,而曹操將這種結局歸咎於高順。因此高順是多次得罪曹操的人,而曹操在高順被俘虜之後,殺死高順有種報復的意思。
4 張遼有人為他求情,而高順沒有
高順也多次擊敗過劉備,而且對於劉備是非常強硬的。因此當高順被擒拿之後,劉備非但不會為高順求情,而欲除之而後快。而基於夏侯惇的緣故,曹操的部將以及謀士參謀,也不會因為高順而得罪夏侯惇的,因而此時根本沒有任何人為高順求情,而曹操也順理成章的殺死高順。反觀張遼雖然是呂布的人,但是其年輕的時候就是漢朝將領,與關羽、劉備以及曹操此時的部將臧霸等人關係是非常好的,在曹操想要殺死張遼之時,關羽以及劉備等人紛紛為他求情,而曹操也非常愛惜張遼這個著名將領,且也沒有過多直接得罪曹操。因而在眾人求情的情況之下,曹操順水推舟的招降了張遼。
5 高順誓死不投降
儘管曹操非常愛才,但是如果人才不能夠為我所用,只好讓他滅亡。高順與呂布等人同時被俘虜,曹操聽從了劉備的建議,將呂布殺死。曹操隨後問被押上來的高順。高順昂著頭不語,作為敗軍之將,高順展現了不屈的氣節,同時也是對於曹操的蔑視,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多次擊敗自己的高順,曹操終於惱羞成怒了,下令將高順殺死。高順一直到死,都沒有吭一聲,更沒有膽怯,這是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也是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此時,曹操面對即將赴死卻神態自若的高順,心中未免有一種震撼與觸動。當曹操將高順與陳宮的殺死,不由自主的長歎一聲。而這聲歎息,既是對高順與陳宮等人的惋惜,對於呂布不會用人的惋惜,更是對陳宮與高順從容赴死的一種震撼與驚訝。
高順是呂布手下的大將,他對於呂布赤膽忠心,且智勇雙全,但是呂布不能用,誠然是千里馬被埋沒,在軍閥混戰時期,智勇雙全的高順,追隨呂布誠然是明珠暗投,而曹操是知道他對於呂布的忠誠,雖然愛惜他的才能,卻不得不將他殺死,高順被殺之後,曹操為表彰他的忠勇,准予以厚葬,激勵其手下的將領要學習高順等人的視死如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