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反骨”之相是真實存在的嗎?他對蜀漢有何貢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延“反骨”之相是真實存在的嗎?他對蜀漢有何貢獻?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魏延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蜀漢陣營中,素有「五虎上將」美名,而在這五人之下,有個實力不輸他們,且極被劉備所信任的大將,他便是魏延。初見魏延來投,劉備滿心歡喜,可諸葛亮卻皺了皺眉頭力勸劉備不要留下魏延:「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此後諸葛亮有數次可以斬殺這個隱患,但他並沒有這麼做,而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反了,和曾經的同僚刀劍相向,最後被馬岱斬於陣前。諸葛亮「憐其勇而用之」,在死前也密令馬岱殺人,似乎諸葛亮的推測是板上釘釘,魏延的反叛也證實了諸葛亮的推斷,但曾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的魏延真的是因為丞相之死選擇投敵嗎?「反骨」之相是後人杜撰還是確有其事?

一、腦後反骨,日後必反

《三國演義》中,魏延初登場在第四十一回,「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因為劉備被劉表之子劉琮、蔡瑁等拒之於荊州門外,魏延看不過,於是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迎接劉備,但魏延不敵文聘,和劉備只是匆匆一面便錯過了。但在第五十三回中,因為黃忠不殺關羽,韓玄以欺騙之罪欲斬,是魏延救下了黃忠,「義陽人魏延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眾視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正當劉備認為自己喜提兩員猛將時,諸葛亮來潑了盆冷水,直接要把魏延砍了,劉備趕緊勸阻,諸葛亮才決定留下魏延,還因此敲打他一番:「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因此魏延也有了「反骨之相,日後必叛」的罵名。

然而魏延反骨之相很有可能是杜撰的,為何?據《三國誌》記載,「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可知,魏延是在劉備應劉璋之邀入川時,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並沒有流傳和諸葛亮的對話。所以這「反骨」很有可能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了烘托諸葛亮的「料人如神」而特意「踩一捧一」,將日後魏延「叛蜀」和孔明的知人之明聯繫起來。

二、屢立戰功,深得信任

在隨劉備入川後,魏延屢立戰功,「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並定治所於成都時,需要留一員大將鎮守門戶漢中。時下眾人都認為劉備會派遣義弟張飛擔任漢中太守,就連張飛自己也是這樣覺得的。可當詔令下來的時候,眾人都沒想到居然是個不知其名的小將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之後的宴會上,劉備就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魏延回答:「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聽後感到十分滿意,越看魏延越順眼,蜀漢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讚其雄豪勇猛。

之後劉備稱「漢昭烈帝」,建立蜀漢,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後主劉禪繼位,魏延被封為都亭侯。雖然魏延深受劉備信任,但蜀漢丞相諸葛亮似乎並不太喜歡諸葛亮,雖然沒有藉機殺掉魏延,而是一直帶著身邊,看似重用,其實也是打壓,「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相比先主劉備會讓自己坐鎮一方,諸葛亮這番捆綁已經可以說是防止魏延「搞事」,身為一員大將,豈能不掌兵權,每次魏延都只能為自己惋惜,「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三、一心向蜀,被逼叛變

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魏延為前鋒。是夜,魏延夢見自己腦袋上長角,於是問占夢者趙直,但被他騙說是「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真相卻是「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不得不說,趙直的解夢非常準確,若是直言告誡,很可能魏延會掂量一二而放棄計劃,但正是因為沒有告訴,為魏延的身死埋下隱患。

當年秋天,諸葛亮病重,決定放棄北伐,秘密地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討論籌劃他死後退軍的安排,「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諸葛亮這番安排也有他的原因,因為魏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諸葛亮害怕在自己死後魏延會對蜀漢不利,決定以遺命痛下殺手。在得知丞相死了,大軍將要班師回朝時,魏延就不高興了,想起之前做的夢,豈能無功而返?於是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這相當於把丞相諸葛亮和長史楊儀都得罪了,而且楊儀向來和魏延不合,於是二人各自上表控告對方叛變。但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都保證楊儀而懷疑魏延,魏延理虧,將士皆散,魏延雙拳難敵四手,被馬岱斬了,似乎還不解氣,楊儀踩在魏延的頭顱上大罵:「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在五虎將先後隕落的情況下,魏延是蜀漢中難得能堪大任的猛將,劉備和諸葛亮顯然都意識到這一點,因此都起用了魏延,魏延也立下了一些戰功:陽溪之戰大破郭淮、費曜、鹵城之戰大破司馬懿等。但很顯然,諸葛亮對魏延的提防絕不是「反骨」,而是無法掌握這個性情矜高之人,因此諸葛亮並不想把禍端留給後繼者,於是留了一手。而與魏延相惡的楊儀也不是個「好人」,原以為諸葛亮病逝,解決魏延這個大敵,自己就能當蜀漢「二把手」,但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楊儀只能做個閒職,不爽的他到處說著洩憤的話,最後也引來了殺身之禍。「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若不是劉備諸葛亮的大度,若無這麼多猜忌疑心,若魏延不自持勇武而孤高,或許魏延能為蜀漢盡忠到最後,而不是被「反骨」所拖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