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之亂時,流落在外的漢獻帝劉協發出勤王令。當時各地諸侯的心思都在如何擴土強軍上,根本沒有把獻帝的勤王令當回事。而曹操卻意識到這是個良機,於是派人稟告漢獻帝劉協,願迎接獻帝回到洛陽。但在回洛陽後,曹操就開始脅迫獻帝遷都許昌,獻帝別無所依,只能無奈遷都。
獻帝遷都許昌後,雖一直沒有實權,但一直安居皇位,享受的也都是天子待遇。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必定是有自己的圖謀,他也絕不是一個對權力沒有野心的人,對他來說廢帝自立輕而易舉。而且漢獻帝劉協曾兩次觸怒曹操,第一次,公元200年,車騎將軍、獻帝妻舅董承懷揣衣帶詔,糾集長水校尉種輯,將軍王子服、吳子蘭,議郎吳碩以及劉備等人,準備發動宮廷政變殺害曹操。後來陰謀破敗,曹操嚴懲了前台的董承等人,但漢獻帝劉協這位幕後黑手卻安然無事。曹操甚至連核心成員都未仔細清查,以至於使劉備這樣的大魚得以漏網。
第二次,公元214年,漢獻帝劉協通過伏皇后指示父親伏完,陰謀再一次發動宮廷政變殺害曹操。漢獻帝劉協這次應該受到懲罰了,但依然沒有!只是伏皇后父女弟兄等人伏法被殺,漢獻帝劉協依然安然無恙。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曹操為何甘心奉養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這麼多年?是曹操仁德?抑或他真的忠心效君,對皇位不感興趣?
在古代中國,皇權思想是十分根深蒂固的。上至公卿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著深厚的皇室情結。漢室江山雖已名存實亡,但當朝天子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當時所有人的一個普遍信念就是天子是正統,天子的思想和命令是為正道。所有侵犯皇權的人都應該人人得而誅之,蠢笨如袁術,自立為帝后被群雄討伐,很快滅亡。曹操雖然兵力強大,但也並不想被諸侯群毆。
並且他控制了漢獻帝劉協,他的所有企圖通過漢獻帝劉協的詔令傳達出來就可以變得名正言順,還可以贏得封建士大夫的擁戴和廣大民眾的擁護。更重要的是許多歸附曹操的人都是本著效忠漢室的初衷,而他們中有不少都是曹操的重要助手,比如荀彧。
所以考慮到這些,曹操也不敢黃袍加身,自立為帝,他沒有信心,這些人在漢室和自己之間會選哪一方。所以在封建正統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哪怕曹操有了自立為帝的的資本,但他也是不敢逾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