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二讓徐州,是不是真心呢?
還不是。陶謙二讓徐州,和第一次讓徐州,時間間隔不久,當就是一二天的事情。之所以陶謙舊事重提,關鍵是因為劉備剛剛前來,就立下大功,無論陶謙心中多麼懷疑曹操退兵的真實原因,但曹操確實就是在劉備寫信之後就退兵了。事實擺在眼前。並且,前來的四路人馬中,趙雲是明確站在劉備一邊的,而孔融是劉備的介紹人,自然傾向於劉備。再次提出讓徐州,既可以進一步試探劉備,也可以看看其他三路諸侯對徐州有沒有構成威脅。
關鍵的原因,當然還是陶謙的理由不夠充分。陶謙年紀大不假,但是當時的身體還很康健,陶謙的兩個兒子才能平庸不假,可是袁紹的三個兒子不也是庸才,劉表的兩個兒子不也是毫無作為,可人家還是把家業留給了兒子們。這才符合常理。至於說什麼劉備的功勞也是瞎扯,沒有那個人會真正從心裡看重什麼漢室宗親的血脈,關鍵還是要有實力,有軍馬。看曹操收到劉備的信大怒,說:劉備何人,敢以書來勸我!就可以看出漢室宗親一文不值。
其實在前來救援的四路人馬中,最有資格,最有實力接管徐州的是青州刺史田楷。田楷雖然說是公孫瓚任命的官員,卻頗有才幹,和袁紹爭奪青州的管轄權多有斬獲,在正史中劉備就是青州刺史田楷的部下呢。但陶謙偏偏沒有說把徐州讓給位高權重的田楷,這不就說明陶謙並非真心想要交出徐州控制權?
劉備自然明白。劉備當然想要徐州,劉備雖然嘴裡滿口仁義道德,但心中還是有雄心壯志。平原太小,不足以施展拳腳。但是徐州雖大,卻並非當時的劉備能夠吞下。劉備說,自己前來營救徐州,是為了大義,現在「無端」佔據徐州,天下人必定認為劉備是個不講大義的人。劉備這次的口風明顯比第一次有些鬆動。劉備沒有明確的拒絕,但是卻表示自己不能夠無緣無故的得到徐州,這樣徐州的官員百姓不服,前來的諸侯比如田楷也同樣不服。
糜竺作為陶謙的代言人,發言試探劉備。糜竺擺出徐州的種種好處,引誘劉備。當時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向建功立業,想要建功立業就必須有自己的地盤。而徐州很有錢,人又多。有錢可以招兵買馬,有人可以擴充軍隊。糜竺的話說得很實在。
但是劉備依然拒絕,並且語氣更加強硬,說自己絕對不敢答應。
那麼,劉備到底在擔心什麼呢?
原來,劉備剛剛來到徐州不久,就算是劉備想要接管徐州,徐州的官員百姓也未必能夠順服。當然,作為徐州文官代表的糜竺已經表態支持劉備了,但是武將代表呢?在後文提到的陶謙手下的武將首領來自丹陽的曹豹就對劉備不滿,結果導致變故。
並且,就算是劉備在陶謙的支持下勉強安定徐州,那麼,天下諸侯會答應嗎?當然不會。那個時候,朝廷早就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權,誰有軍隊,誰就有話語權。徐州三面受敵。除了東面靠海比較安全,北方是公孫瓚和田楷,西方是兗州的曹操,南方是強大的袁術。陶謙和公孫瓚田楷的關係一向不錯,可以說是聯盟,和曹操關係惡劣,曹操想要安心和北方的袁紹抗衡,就必須徹底消除後方的陶謙,於是曹操才會借口為父報仇,拚死奪取徐州。雖然曹操此時暫時退卻,一旦平定呂布,還是會捲土重來。並且,南方的袁術一直是個強大的敵人。袁術開始霸佔天下第一大郡南陽郡,一個南陽,就有戶口百萬,之後更是擴展勢力,從南陽到淮河流域都成了袁術的地盤。可以說,陶謙在位,徐州上下一心,袁術對徐州還有三分畏懼。一旦陶謙離開,袁術必定來攻打徐州。
於是,劉備主動提出南方的袁術四世三公,又靠近徐州,就在壽春,不如把徐州交給袁術吧。劉備一方面也在試探陶謙的誠意,一方面也說出自己的擔憂。
孔融答話了,說袁術不過是塚中枯骨,何足掛齒。孔融是個文人,多從道德層面說話,雖然話沒錯,但是沒有說服力。
這時候關羽和張飛有些忍耐不住了,既然徐州刺史陶謙一再想讓,同來的孔融也支持,還客氣什麼呢。關羽說的客氣一點,讓劉備暫且打理徐州,張飛就有些拎不清了,說不是自己強奪,是陶謙好意相讓,為什麼苦苦推辭?張飛看不懂。但劉備是明白人,不能夠解決自己接管徐州之後的內憂外患,輕易答應無異於讓自己做到火山口上,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陶謙也是個明白人,知道現在的徐州確實不是什麼桃花源。陶謙於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邀請劉備「暫且」留在徐州的小沛,以保護徐州。眾人都勸說劉備留下,劉備一看留在小沛也不錯,呆在青州的平原,地方狹小,加上公孫瓚和田楷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發展。而徐州的陶謙年老,自己如果能夠在小沛再次立功,等待陶謙去世,總還是有機會取得徐州的。
於是,趙雲、孔融等人率軍離開,劉備留在了徐州,留在了小沛。
在正史中的記載遠比演義要合理。劉備前來營救陶謙並非本意,而是隨從自己的領導青州刺史田楷而來。劉備的兵馬只有一千人,半路上劫掠了兩三千饑民從軍,可是到達徐州之後,陶謙給了劉備四千丹陽兵。東漢有句口號,叫做天下精兵出丹陽。陶謙一下子就給了劉備四千人,劉備還不樂開了花,於是劉備才選擇留在小沛,幫助陶謙,根本沒有一讓二讓徐州的事情。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陶謙「忽然染病」,就召喚糜竺、陳登議事。商議什麼呢?當然是徐州的出路。這時候糜竺說話了,經過幾個月的接觸,糜竺已經成為劉備的鐵桿粉絲——後來把妹妹也嫁給了劉備,即糜夫人——糜竺告訴陶謙,上次劉備拒絕,是因為陶謙身體強健,現在陶謙病重,應該不會再推辭了。陶謙就派人去邀請劉備前來。
劉備不知道陶謙搞什麼,特意帶了關羽和張飛兩員猛將帶領幾十精銳騎兵來到徐州城,可見劉備對陶謙始終是小心提防。
陶謙第三次表示讓徐州。劉備第三次拒絕。
不過劉備的拒絕很有味道,表面上看起來是拒絕,仔細品味卻彷彿在提要求,要說法。
劉備說,你不是有兩個兒子嗎,傳給兒子就好了。陶謙說自己是有兩個兒子,但是都沒什麼才幹。陶謙還非常誠懇的說,自己把徐州交給劉備不但是希望劉備接管徐州,還希望劉備能夠照顧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定不要讓他們管理州中事務。陶謙的話有意思。劉備其實是在擔心陶謙死後陶謙的兒子爭奪權力。並且,就算是自己接管了刺史的位置,可是只要陶謙的兒子當官,必定會有許多徐州的老部下投靠在他們門下,於是陶謙表態,不但徐州不交給兒子,並且兒子們都不准當官。這下劉備放心了。
劉備又提出第二個要求,「備一身安能當此大任!」自己在徐州還不熟悉,一個人打理不好。劉備不是有關羽張飛嗎?劉備當然並非是真的沒人,而是看看陶謙在官員任免上有什麼交代,有什麼要求。陶謙就推薦了兩個人,一個人叫孫乾,一個人就是眼前的糜竺。
演義中的陶謙,是一個敦厚長著,有些權謀,但本質還是善良的。他以讓徐州來試探劉備,也完全可以理解。他也明白,如果讓自己的兒子當徐州刺史,袁術或者曹操一旦來犯,兒子們必定死無葬身之地。只有交託給梟雄劉備,才能夠保住家眷性命。
陶謙一再相讓,後來指著自己的心,死了。劉備還是推辭。劉備的小心和謹慎,或者說虛偽,實在遠過常人。
陶謙死了,糜竺率領官員把徐州的印信交給劉備,劉備還是拒絕。糜竺還是比較瞭解劉備的。於是在第二天,糜竺發動全城百姓到劉備門前哀求,表示只有劉備接管徐州,徐州的百姓才能夠保住性命。既然劉備接管徐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全城的百姓,那麼劉備也就勉為其難先幹著吧。
然後,劉備把小沛的軍馬全部接入徐州城,讓關羽張飛負責守衛,安全保衛工作當然只有交給自己人才放心。可是,劉備接管徐州時雖然糜竺等徐州官員表態支持劉備,但是徐州的內部並沒有安定,而徐州的外患更是遠未解除。不久之後,徐州就因為呂布的到來,引發了一場空前的兵變,劉備的徐州牧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人趕下來了。(作者:葉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