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我一直認為演義塑造的劉備形象是一個敗筆,演義裡面的劉備遠沒有歷史上劉備有魅力。
既然要對比,那我們先說說不同點吧
演義形象和歷史形象最大的不同有兩點,1是性格,2是能力。
在性格方面,演義把劉備的性格「軟化」了不少,許多時候劉備都會哭來哭去,給人一種懦弱的感覺,而劉備可是一個君王啊,一個天天哭的人怎麼會讓人覺得是梟雄呢?
可是在歷史上劉備的性格可以說啥了演義中形象直接來了個180度大轉變,蜀漢給劉備的謚號是「昭烈」,昭是有德,而這烈就是從劉備的性格中體現出的剛正、剛烈。諸如劉備遇到不公正待遇,一怒之下便鞭笞督郵,繼而灑脫而去;聽見許汜貶低陳登,立刻諷刺許汜要是換他,直接讓他這種人睡地上;最體現劉備這種性格變是漢中之戰,不惜動用益州全力也能攻下漢中,那種魄力,演義裡的劉備根本體現不出來。
再接上劉備小時候就敢說想當皇帝,長大後喜犬馬,到處結交豪俠,顯然就是個豪傑。可惜在羅貫中筆下成了一個懦夫,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歷史上的劉備做到了,而演義我只看見屈沒看見伸。(或者可以說最後夷陵之戰是演義劉備的一大爆發,但這種一反常態的形象變化,只會讓讀者覺得奇怪,可看歷史的話你就能明白劉備本身就不是能隨便招惹的人,殺掉人家兄弟,能不找你報仇嗎?)
再說說能力方面,我一度懷疑是不是在羅貫中心中劉備就是個配角,嗯,諸葛亮的配角。演義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劉備的事跡轉給了別人,比如之前說的鞭督郵,還有博望坡之戰,漢中之戰。而後這兩者著重表現劉備能力的事跡都被他人搶走,演義中博望坡之戰成為了諸葛亮的首秀戰,而歷史上則劉備用計策擊敗夏侯惇和於禁的。演義中漢中之戰劉備就掛個名,戲份都被諸葛亮黃忠搶了遍,可歷史上漢中之戰諸葛亮就是個管後勤的,黃忠則就是個先登(是的,定軍山之戰也是劉備指揮的,黃忠只是先登),真正的總指揮官卻是劉備。羅貫中在漢中之戰一直給諸葛亮黃忠加戲,而淡化劉備的能力,以至於我都覺得劉備就是個掛名領袖,給他人做嫁衣。
於是演義中性格懦弱,能力低下的劉備只能高喊仁義道德的口號,而且甚至為了表現自己的仁義要摔阿斗,演義的劉備不是一個君王,也不是一個英雄,而是一個道德標桿,還散發一股虛偽迂腐之氣。所以魯迅才會說「劉備之長厚近似偽」。
滿口仁義道德是成不大事的,有時候人就要狠一些。民族英雄祖逖剛剛渡江時因為西晉不提供糧草,只能暫時縱容部下搶掠;劉備最初也是力所能及的幫助領民,對於來搶劫的饑民則用暴力擊退,後也從饑民抓壯丁。劉備可不是劉翊,無條件無限度的行「仁義之舉」,這在亂世中只會敗亡。
陳壽評價劉備有「高祖之風」一點都沒有錯,劉備不是只會高喊仁義的腐儒,他性格剛烈,意志堅定,禮賢下士,也有著不俗的能力,這方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至於夷陵之戰,其實劉備恰恰是看透孫權這個人才興兵討伐,關羽的敗死,讓劉備深刻認識到孫權這個盟友不可靠,只可惜諸葛亮還對孫權抱有幻想。諸葛亮雖然各項才能都比劉備強不少,但論識人能力諸葛亮實不如劉備。
以前劉備入蜀的時候,孫權就派魯肅呂蒙向荊州宣戰;之後又背盟偷襲關羽;繼而諸葛亮病死,孫權又在巴丘屯兵;鍾會伐蜀的時候,東吳也派人趁火打劫。這樣的盟友,在劉備看來還不如早點滅了他更好,於是夾雜著憤怒和如此的考量劉備掀起了復仇之戰。
至於當陽之戰,是百姓自發跟隨劉備的,雖然確實拖慢了速度,不過正如劉備所說成大事者以人為本,試想如果此時劉備丟棄百姓,那名聲不就一落萬丈了嗎?俗話說考試不及格是能力問題,不參加考試這是態度問題,換在這裡也一樣,被曹軍追上並戰敗是軍力不濟,可要是拋棄百姓那就涼了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