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姜維,是被拔高了一點。
《三國誌》裡的姜維,卻通常是被低估了。
論才具,鄧艾都承認姜維是一時雄傑,鍾會認為他足以和夏侯玄、諸葛誕相比——後兩位,尤其是諸葛誕,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於其他人的評價,不用多說。
論為人,姜維屬於心比天高之流。他家無餘財,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並無物慾,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無論好壞,說他是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應該大差不差。
他才華不及諸葛亮,不丟人。全三國也就一個諸葛亮。
他不斷北伐,有勝有敗,其執著至少不必懷疑。
他的一個大爭議,是「窮兵黷武」。然而實在話是:很少人意識到,在蔣琬費禕死去前,姜維受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後那幾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黃皓等人打壓。這是許多人很少提及的: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荊州派關係之目的;姜維則是隴西降將,和蜀漢內部關係更是複雜無比。實際上,針對他的除了黃皓,還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與許多人想像的不同,諸葛瞻和姜維的關係,並不那麼美好。
所以,姜維其實是個夾縫中的男人:他有才華,私德也沒什麼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裡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鬥爭。但直到最後,蜀漢沒亡在他手裡——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鍾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
最後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鍾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本來,到此為止,哪怕就這樣結束,姜維也算為漢盡力了。可甚至在蜀漢滅亡後,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復興大業。他說服了鍾會,搞定了鄧艾,而且給劉禪的秘奏裡如是說: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最後計策未成,但一日之內,拖死了鍾會、鄧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漢的最後一刻。
我其實挺難想像:一個人要執著到什麼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在如此狹窄的夾縫中,在如此難以逆轉的大勢下,不斷衝擊命運?僅論執著,他實在還勝過諸葛亮。
前三國所以比後三國傳奇,不在於後三國人才凋零——實際上,後三國極多文武全才的人物,但大多都太聰明。姜維之傑出,未必在才情——雖然鍾會也承認他了不起——而在於他有前三國時,那些屈而不撓、執著至極、燃燒至死的性格光彩。有缺陷,但依然為蜀漢——我更願意稱之為季漢——燃到了最後。
當初崖山戰後,張世傑依然不死心,企圖找新的法子;後來被水溺死,所謂:舟遂覆,世傑溺焉。宋亡。
於姜維,亦如是:姜維死,漢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