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描寫,劉備取得西川後,建國號為蜀,誓言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有生之年必要匡扶漢室,手刃曹賊。劉備死後,諸葛亮承其遺志,安定完後方,兵出祁山,七次伐魏,結局都無果而終。諸葛亮也因操勞過度,病逝五丈原。
伐魏的失敗原因有很多,總結以下幾點:1用人不當,比如先帝曾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未聽,致使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2君臣猜疑,李嚴運糧不濟,惑言讒上,劉禪召回諸葛亮,導致第六次北伐失敗3糧食不足,蜀道艱險,轉運困難,導致第二次北伐失敗4棋逢敵手,魏軍拒守,司馬懿看出蜀軍弱點是遠道而來,糧草不多,隨閉關自守,堅壁清野,致使七次伐魏失敗。
細細品味七次北伐失敗的原因,好像都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左右著戰局,看似伐魏失敗原因重重,好似上天故意為之,其實終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蜀道艱險,運輸不力。兵家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人馬不能飽食,軍隊就沒有戰鬥力。什麼是精兵,我們首先會認為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沒有錯,但打造一支精兵的前提是有飯吃,舉個例子,國民黨軍隊幾個士兵打不過日軍一個士兵,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別,因為日軍吃的好,有史料表明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個人一天的伙食是國軍的三倍,一個缺水少糧,天天飯都吃不飽的軍隊是稱不上精兵的。所以古代的戰爭中,如果糧草被毀,無以為繼,多半是軍隊人心渙散,是要失敗的,官渡之戰中,曹操焚燒了袁紹烏巢的糧草,直接導致袁紹幾十萬人大敗。
有人論證過,古代戰爭時期,在交通便利的情況下,糧草運送到前方,所運送糧草的一半都要被運送民夫吃掉,以此類推,如果要蜀道上運送糧草,轉運不便,曠日持久,巨大的中途消耗,運送到目的地時恐怕也所剩無幾了,因此在諸葛亮北伐中,多數失敗都是由於糧草不繼,不得不撤兵。
那麼蜀道到底是有多艱險呢?蜀道是通往蜀中的道路,多由棧道組成,先瞭解一下棧道的製作,棧道首先要在懸崖峭壁上打洞,這些洞開鑿的要足夠深,尺寸也要合乎規定,其次把匹配的石條或者木樁嵌入洞中,注入填充物,打造結實,最後在石條或木樁上鋪上木板,木板相互連接,固定在下方的石條或橫木上,整個作業都是在崇山峻嶺中,懸崖峭壁上,一有不慎,就跌落懸崖,屍骨無存。顧李白有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道是古代中原地區通往蜀中的唯一通道,它穿越秦嶺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難以通行,行走在蜀道上猶如行走在天際,放眼望去,群山環繞,峭壁叢生,腳下深淵萬丈,一眼看不到盡頭,行走起來也要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險象環生,危險重重。
如此崎嶇險道在三國時期卻是蜀國的軍事要道,空手行走尚且艱難,要通過十幾萬軍馬又談何容易,況且棧道寬度非常有限,馬不能並行,車不能交錯,如果要運輸上萬人馬,沒有一定的時日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就導致了兩個問題,一、輸送的軍隊過多,曠日持久,軍機洩露,敵人早有防備,而且過多的軍隊也會導致前方糧食不夠吃,如果撤退更為麻煩,二、輸送軍隊過少,前方攻城略地兵力將嚴重不足,兵力不足,戰事就沒法有效開展。由此可見,艱難不暢的蜀道嚴重影響了蜀國的兵力投送和糧草運輸,是導致北伐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蜀道在劉備入川時是天然屏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保全了劉備集團不被曹魏輕易消滅,但在諸葛亮北伐時也成了雙刃劍,它增加了運兵時間,貽誤了戰機,影響了行軍速度,導致進不能神速,退不能保全。同時它增加了運糧困難,導致蜀兵多次斷糧而歸,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消耗了國力,最終使諸葛亮雖然七出祁山,卻無功而歸,遺憾終生。
在影視作品中,諸葛亮伐魏失敗退兵時,曾多次慨然自歎:假若荊州未失,從荊州出兵,水路並進,不出數日,即可直抵許都,又何至於此啊!風風火火的伐魏失敗了,追根溯源正是蜀道的掣肘,才讓諸葛亮多次出兵,仍舊無功而返。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倘若變蜀道為坦途,歷史又會不會改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