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能夠輕鬆掌控曹魏大權靠的是什麼?因為高平陵之變?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能夠輕鬆掌控曹魏大權靠的是什麼?因為高平陵之變?

對為何司馬懿能夠輕鬆掌控曹魏大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公元249年正月,因少帝曹芳思念父親魏明帝曹叡,遂與大將軍曹爽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與此同時,不甘被日益邊緣化的司馬懿悍然發動了政變,一舉控制洛陽城。而後,又派遣太尉蔣濟將曹爽誆騙回了洛陽,將其一黨悉數誅殺。

從此之後,曹魏大權落入了司馬氏手中,魏少帝曹芳也成為了司馬懿手中的傀儡。其實,當筆者在《三國誌》中讀這一段的時候,總會想起一個問題——高平陵之變使得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可是司馬氏是如何得到曹魏百姓的人心,以至於只用了十餘年時間便完成了代魏建晉的過程呢?

在翻閱了一些資料再聯繫當時的政治環境後,筆者突然就能理解為何西晉也是個短命王朝了。

不知道大家在讀《三國誌》或者是《三國演義》中注意到了沒有,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又或是劉備,在他們的麾下,謀士參謀大多都是出身於門閥大族,如荀彧、荀攸叔侄出身於穎川荀氏,陳群出身於穎川陳氏,司馬懿出身於河內司馬氏,楊修出身於弘農楊氏等等。不僅如此,在最開始割據一方的那一票諸侯之中,大多要麼是皇室宗親,要麼是地方豪強,如劉焉、劉璋父子,劉表等人皆是皇室宗親,而袁紹、袁術兄弟出身於汝南袁氏。

大家是否發現了什麼?  沒錯,在當時的群雄之中,無論是哪個集團,其實都代表著一批門閥世家的利益。在曹操起兵之初,受門閥世家的影響並不算大,直到後面從一個小小的東郡太守,成為了兗州牧之時,兗州的世家大族開始把手伸進了曹操的勢力之中。

曹操深知自東漢建立以來形成的「累世公卿」局面,其實就是造成東漢君王大權旁落的一大原因,他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於是,曹操很快便清洗了一批投機的兗州世家,引起了兗州世家的集體不滿,結果就是兗州世家曾曹操進攻徐州之際,引呂布入駐兗州,使得曹操腹背受敵。

從這時開始,曹操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迅速擴張勢力,以期稱霸天下,就必定繞不開這些門閥大族,從此曹操改變了對門閥世家的態度,開始借助這些門閥世家的力量迅速擴張,繼而得以順利統一北方。

在此同時,為了牽制門閥世家,曹操重用自己本家曹氏和姻親夏侯氏的子弟,又將出身寒門或是庶族的郭嘉、戲志才等人委以重任,直到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

在這一年裡,曹操輸掉了赤壁之戰,深知統一天下暫時是不可能的了。於是,曹操開始審視曹魏集團的內部問題,開始全面抑制門閥大族。

不久,在深思熟慮後,曹操向天下廣發了那道「唯才是舉」的求賢令,在此次求賢令之中,曹操強調了對人才不講究出身,只要你有足夠的才能,便就會委以重任。

到了曹操晚年,曹魏集團之中寒門、庶族之中官員的比例不斷提高,朝廷開始出現士庶並用的局面。而後,曹操為了壓制世家大族,又先後頒布了清查土地、人口,打擊土地兼併等法令,再加上位高權重、出身門閥的荀彧、崔琰等人先後被殺,門閥世家的勢力遭受嚴重打擊。

其實不僅是曹操,劉備、孫權也在此時對各自的勢力範圍內的世家大族進行了壓制,如劉備、諸葛亮先後借荊州派之手壓制益州本土的門閥大族,孫權多次提拔寒門子弟,甚至在「二宮之爭」中,直接對江東大族舉起了屠刀。

與東吳、蜀漢不同的是,在曹操死後,繼任的曹丕為了加速代漢建魏的過程,一度向門閥大族妥協。結果就是曹丕順利完成了篡漢建魏的過程,但是作為交換,曹丕也將選官用官的權力交給了門閥大族,如此一來,「九品中正制」應運而生。

而在「九品中正制」誕生的過程之中,因為早年的遭遇,曹丕始終都對宗室十分忌憚,於是將曹魏集團內部的曹氏、夏侯氏宗親清洗了一遍,曹魏宗室受到了重創。

與此同時,曹操早年選拔的那批寒門、庶族士人,又成長成為了新的門閥。如此一來,在曹魏集團內部,門閥大族幾乎把控了朝堂內外。而到了魏明帝晚年,隨著曹休、曹真等曹魏宗室的逝去,曹叡竟然找不到一位能力出眾又忠心耿耿的宗室子弟托孤,同時制衡日益做大的門閥世家,最後只能在矮個子裡選了個高的,這個人就是志大才疏的曹爽。

在那個門閥大族控制天下的年代裡,家法大於國法,家族大於國家,面對著代表著門閥大族利益的司馬懿許下的利益,門閥大族二話不說便背叛了曹魏,加入了司馬氏這一邊。

在門閥大族的支持下,司馬氏僅僅只用了十餘年的時間,便迅速完成了代魏建晉的全部準備。而新生的西晉政權,又是一個充斥著門閥大族的政權,這樣的政權又豈會長久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