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雖最終獲勝 但為什麼特別畏懼諸葛亮?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懿雖最終獲勝 但為什麼特別畏懼諸葛亮?

司馬懿對諸葛亮的作戰心理,可以用三個詞來描寫: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什麼會這樣呢?理由如下:

1,戰前司馬懿的心理對諸葛亮就特別畏懼。司馬懿是個站的比較高的戰略家,有好多別人沒考慮的事,他很可能考慮了。戰前,有三件大事使司馬懿在心理上產生了很多的畏懼。其一是諸葛亮幫助劉備實現了「隆中對」的重大一步----佔領了益州和漢中,那時諸葛亮大名環宇,在三國中神傳,人人敬畏啊。司馬懿當然知道這些,他能不怕嗎?而且在司馬懿心中甚至想到,如果諸葛亮硬要恢復漢室,魏國無人能與諸葛亮敵對,國家將危矣啊。其二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扶劉禪登位後,司馬懿趁蜀國立足未穩之際,給曹丕出主意---趁早滅蜀國,否則魏國將面臨巨大的麻煩。並且出了個具體方案:五路大軍滅蜀。司馬懿盤算著:諸葛亮你不是很能嗎?,前一段時間我用前後夾攻之計滅了關羽,諸葛亮你比關羽能,我五路大軍滅你,你如何首尾相顧啊,我看你有多能?,然而結果使諸葛亮安居平五路。這很明顯嚇壞了司馬懿。其三是平南夷得勝而歸。那時候各國都互有細做(間諜),司馬懿絕對想不到諸葛亮能打敗並且收降孟獲。因為,諸葛亮不得地利啊。諸葛亮在地形對己不利的情況下,能七擒孟獲,而且最後收降孟獲,這叫司馬懿聽了,那可是驚天劈霹靂啊,司馬懿一定嚇的膽戰心驚。

2,開戰後,司馬懿直撲街亭,當他聽到哨馬報說:街亭已被佔領,司馬懿仰天長歎:我不如諸葛也。但當他知道了街亭的具體情況後,並沒有說諸葛亮計策不行,而只說諸葛亮用人不當。從戰中的好多事例,我們能看出,司馬懿一直畏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特別害怕中了諸葛亮的計謀,從來不敢大膽行動。處於一種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狀態,能不戰則不戰、能拖延則拖延,甚至因此而受到他下級將領的嘲笑,也不肯出兵。其實,那是因為司馬懿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戰勝諸葛亮的辦法,只能採取一種拖延性質的無奈之舉。如果司馬懿有辦法,早就出戰了。諸葛亮空城計嚇走司馬懿就很典型地說明,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畏懼之心態。

3,冥冥之中的天意使司馬懿戰勝了諸葛亮。司馬懿的怯戰、不戰、拖延、水磨功夫,冥冥之中竟然擊中了諸葛亮的要害,這是司馬懿所想不到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司馬懿真的找到了戰勝諸葛亮的辦法,就是水磨功夫的話,那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必定會說:看我司馬懿多高明啊,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都不如我啊。可實際情況是,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看了諸葛亮的營盤後,歎曰:諸葛真天下奇才也。由此,我們可以推想:司馬懿並沒有想用水磨功夫戰勝諸葛亮,到諸葛亮死後,他也沒想到這一點。只是天不作美啊。

那麼,司馬懿的水磨功夫為什麼能戰勝諸葛亮呢?這就是唯物主義所說的,事物的運動規律。司馬懿的無奈之舉,碰巧符合了這個規律,繼而取得了勝利。這個規律就是:對待事情必須謹小慎微,才能做到認認真真,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其他條件的變化了。對司馬懿來說,這個變化就是諸葛亮累死了。這就成全了司馬懿的所謂軍事家。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