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曹操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一直是以奸雄著稱,原本呢,奸詐狡猾一點在那個時候沒有事,亂世之中若不狡猾一點,如何能夠活命,怎麼可以成就一番霸業呢。
但他偏偏這樣一個特點,讓他幾乎名譽掃地,後人也一直把他當做反面教材,好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成了曹操的經典,也成了人們貶低他的標誌。
不過呢,這是《三國演義》上面寫的,不知道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又是如何。
曹操通過平叛青州的黃巾起義之後,實力大增,收穫了無數的謀士參謀,武將,還有數十萬的士兵,他已經可以算是一霸了。
可能是天理循環吧,在曹操最得意的時候,父親帶領家族中人前來投奔他,中途出了差錯,一家被殺,這一下讓曹操是徹底的蒙圈了。
在得意的時候,最重要的家人沒了,承受這樣打擊的曹操似乎已經失去了理智,也幹出了一些非常理的事情。
以曹操的聰明才幹,那些事該干,那些事不該干,他心裡是有一桿秤的,那麼就來說說他執意幹那些錯事的原因吧。
百善孝為先,孝道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的傳統思想。曹操也不例外,父親的死可以說對曹操的打擊很大。
《三國演義》裡面並沒有給到曹操和父親之間的鏡頭,但是這種孝道的思想可以說,所有人都在遵守和遵循。
而且曹操作為領袖,這一點尤其重要,連孝道都不遵守,別人基本上都看不起,更別說跟隨了。
曹操帶領著手下幾乎所有的軍隊去攻打徐州,為父報仇。為父報仇,對,在當時應該做,但是曹操還加了一點屠戮城中百姓,以祭奠他父親的靈位。
可以父親的死,對曹操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徐州一直都是他做夢都想得到的那塊肥肉,現在父親在徐州身亡,他就有著足夠的理由,和正義的旗號去攻打徐州,畢竟古代講究師出有名嘛。
而且曹操越哭的傷心,這攻打徐州的名號越響,就越容易收買人心,在別人眼裡他就是個大孝子,打心眼裡敬佩他。
如果真要在徐州和父親之間做個選擇,曹操說啥也應該會選父親吧,可是天降不測,曹操悲傷歸悲傷,也很是無奈啊。這可能就是當初曹操無故殺害呂伯奢一家,現在報應來了吧。
曹操屠戮百姓這一條呢,存在一定的疑問。這種事是萬萬不能幹的,曹操也應該知道吧。如果說他是因為父親剛死,一時衝動,這也有點不敢相信啊,他衝動,
可他旁邊的那些謀士參謀不衝動啊,他身邊的那些謀士參謀也都是心善之人啊,這麼多謀士參謀說什麼也可以勸住曹操吧,即使沒勸住,對曹操的心理來產生一定的變化吧。
要是因為來盡孝來屠戮百姓,這樣干無疑就是給自己挖掘墳墓。要使人服,品德上一定要好,即使品德不好,你也要裝的好。曹操這麼幹,就是將自己之前做的一切都付之東流了,之前在將士們心裡駐紮的形象全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