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魏延和楊儀發生矛盾的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 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北伐途中身患重疾,病逝於五丈原。不久,三軍長史楊儀和丞相司馬魏延發生內部火拚,自相殘殺,蜀漢的潰敗,自此開始……
一、我乃劉備的嫡系
公元211年,劉備留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他親自率部進入蜀地抵禦張魯,當時劉備麾下已經有張飛、趙雲、黃忠等諸多著名將領。在和張魯交戰的過程中,劉備卻發現一位奇才,此人雖然是底層將領,但手持一把長刀,勇猛異常。戰後,劉備召此人前來,方知道這位將領名叫魏延,字文長。
得到劉備的青睞後,魏延逐漸升職加薪,次年,劉備任命魏延為牙門將軍,這個職位相當於劉備的「警衛團長」,趙雲就曾長期擔任此職。可見,劉備對魏延的信任。
公元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走了漢中,自稱「漢中王」。漢中乃軍事重鎮,不管是曹魏南下,還是蜀漢北伐,漢中都是咽喉之地,所以,眾人猜測,劉備既然讓關羽守荊州,那麼漢中守將的位置必定是張飛的。不料,劉備的人事安排驚呆眾人,他當場宣佈,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
《三國誌》云:
先主乃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如此安排,並非劉備不信任張飛,而是劉備認為,除了五虎上將外,魏延也有能力鎮守蜀漢的北大門。
實際上,魏延的確沒有讓劉備失望,魏延鎮守漢中,多次阻擊曹魏大軍,讓劉備在成都高枕無憂。
15年後,魏延因「謀反」被殺,株連三族,劉備或許想不到,他當年所看重的猛將,竟然對蜀漢懷有二心。歷史泱泱,魏延真的是謀反嗎?
二、諸葛亮太膽小?
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托孤後病逝,劉禪登基,諸葛亮輔政。魏延因功被封為都亭侯。隨後,諸葛亮開啟了他的北伐之旅。
當時,西蜀五虎將已經死了4個,獨留一個趙雲鎮守漢中,趙雲雖然老當益壯,但諸葛亮對趙雲的使用非常謹慎。在餘下的諸位蜀漢將領中,不管論資歷還是論能力,魏延都排在了首位。因此,諸葛亮五次北伐,對魏延都非常倚重,不僅封魏延為涼州刺史,還晉陞他為丞相司馬(諸葛亮的軍事副手)。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按照諸葛亮的計劃,他先出祁山,取隴西,然後一路向東蠶食,最終「還於舊都」。
魏延覺得諸葛亮的方法太死板,他有個冒險的計劃,即「子午谷奇謀」。
即,當時蜀漢和曹魏的分界線主要是秦嶺,秦嶺以南是漢中,以北是關中。在中間的山谷之中,有一條險峻的小道名叫子午道。如果沿這條道過去,路程極短,卻萬分凶險。魏延不怕危險,他多次申請帶領一萬勇士,沿子午谷悄悄潛入關中,來個出其不意,直接兵臨關中。而當時鎮守關中的將領正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此人不學無術,是個實打實的草包,魏延深信自己必能以最快的速度佔領關中,然後以此為據點,和諸葛亮的大軍內外呼應,合兵攻佔長安。
《三國誌·魏延傳》記載: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在歷史上,諸葛亮北伐的次數一共只有五次,明清話本小說中所謂的「六出祁山」實際並不準確。每次諸葛亮出征,都必帶上魏延;每次魏延都會重提他的「子午谷奇謀」。而諸葛亮每次的態度都是拒絕。這就給諸葛亮和魏延兩人的關係蒙上了陰影。史載:
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認為諸葛亮膽小,感歎劉備去世後,自己空有才能,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無從施展。
俗話說,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並不是膽小畏戰,只是他一生謹小慎微,不願冒進罷了。
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建議,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明面上是「興復漢室」,實際上是一種以攻為守的戰略。這一點,魏延是看不懂的。
因為歷史沒有假設,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到底是不是奇謀,已經無從驗證。但後來曹魏意識到了這一點,用有真才實學的大將曹真替換了夏侯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所以說,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謀,到底是對還是錯,後世很難下定論。
三、死對頭楊儀
魏延把自己比作「暗度陳倉」的韓信,諸葛亮卻不給他機會,這使人人的關係變得微妙,而此時,另一個人的出場,讓魏延更加不爽,此人就是楊儀。
楊儀,字威公,最初是曹魏官員,後來投奔關羽。有一次,關羽派楊儀給劉備送信,劉備見楊儀談吐不凡,便給予重用,授予他左將軍兵曹掾的職位。後來劉備稱王,楊儀升為尚書。論起來,楊儀也是劉備一手提拔的嫡系。
諸葛亮北伐時,任命楊儀為長史,負責一應文書、後勤工作。而上文提到,魏延此時擔任諸葛亮的丞相司馬,主要負責軍事。於是,楊儀和魏延二人,成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先說楊儀,諸葛亮任命他為長史以來,他兢兢業業,幫忙籌措糧草,整理文書,軍中的禮節和制度,他都能安排得非常好。無奈的是,楊儀脾氣有些古怪,《三國誌》說「儀性狷狹」。
楊儀當初和蔣琬搭檔任尚書,他自認為資歷比蔣琬老,多次在公開場合對蔣琬出言不遜。楊儀雖然有能力,但不善處理人際關係。當他遇到心高氣傲的魏延的時候,問題來了。諸葛亮身邊的這一文一武,都看對方不順眼。
《三國誌·楊儀傳》記載: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即,諸葛亮愛惜楊儀的才華,也依仗魏延的驍勇,然而,魏延和楊儀二人不和,是諸葛亮比較苦惱的事情。
同在軍中帳中,楊儀和魏延勢同水火,多次爭吵,諸葛亮無奈。有一次,魏延惱怒,把長刀架在了楊儀的脖子上,嚇得楊儀哭爹喊娘,二人始終無法和解。
關於楊儀和魏延的矛盾,甚至傳到了孫吳,有一次,費禕奉諸葛亮之命出使東吳,孫權酒後吐真言,對費禕說:
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出自《三國誌·董允傳》)
孫權的意思是說,楊儀和魏延二人都是小人,心胸狹窄,難成大事。然而,諸葛亮卻讓二人擔任左膀右臂,大權在握。如果哪天諸葛亮不在了,這兩人必定會是蜀漢的禍端。
其實,連孫權都能看出來楊儀、魏延有問題,諸葛亮焉能不知道?無奈的是,當時蜀漢人才凋敝,諸葛亮也只是看中楊儀和魏延的才能,並非看中他們的德行。諸葛亮認為,只要自己還在,楊儀和魏延的矛盾就能控制在小範圍,不會影響蜀漢大計。正如孫權所說,諸葛亮不在了,這兩人果然要壞事。
四、內部火拚的內幕
明朝時期,《三國演義》問世之後,魏延成了反面角色,書中說諸葛亮死後,魏延意欲造反,不料諸葛亮早有安排,讓馬岱除掉了魏延。在歷史上,諸葛亮在生前的確有所安排,但並沒有史料證明魏延背叛了蜀漢。
《三國誌·魏延傳》記載了這樣一件史實: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意思是說,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前,曾開了一個軍事會議,秘密商議退兵。具體安排是讓姜維護送楊儀、費禕和中軍先撤,讓魏延斷後。在當時,魏延是一員驍將,用他來斷後,似乎合理。
但是,這個安排有兩個問題:
第一,諸葛亮病逝前的重要軍事會議,為何沒有讓魏延參加?魏延是丞相司馬,作為諸葛亮最倚重的武將,諸葛亮把他排除在外何深意?
第二,諸葛亮為何要說「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意思是說,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那大軍就先撤,不用管魏延。這是要魏延自生自滅嗎?
通過以上兩點,筆者認為,諸葛亮臨終前的遺策,早已很明確:魏延這廝,你們恐怕使喚不動,我死後,你們能用則用,不能用則遺棄。
所以,這才有了後來的事情,楊儀、姜維等人率領大軍要撤,命令魏延斷後,魏延拒絕執行,魏延對費禕說:「丞相雖然死了,但蜀漢還有魏延,你們先送丞相的靈柩回去,我繼續帶兵北伐,不能因一人而耽誤天下之事。」
從魏延的話裡可以看出兩點:第一,他對諸葛亮並不十分尊重,或許心存怨氣。第二,果然如諸葛亮所料,魏延不願執行諸葛亮的撤軍命令。
楊儀率領大軍撤退,魏延得知後,大怒不已,他燒燬棧道,趕在楊儀大軍的前面,要用武力阻止楊儀撤軍。此時,楊儀和魏延都上書給後主劉禪,說對方造反,劉禪大驚失色,派蔣琬去調查。結果,蔣琬還未來到,魏延就被楊儀打敗了。
魏延如此驍勇,怎麼打不過楊儀呢?《三國誌》的記載是:楊儀的部將王平在關鍵時刻指出魏延不尊諸葛亮遺命,導致魏延麾下士卒迅速瓦解。魏延兵敗,帶著兒子逃往漢中,在半路上被馬岱截殺。
歷史彷彿在給我們開玩笑,現在五丈原諸葛亮廟的山門前,有兩座雕像,分別是魏延和馬岱,不知道最初的設計者是何想法?
馬岱把魏延的人頭送給了楊儀,楊儀長吁一口氣,對著魏延的人頭破口大罵,有「大仇得報」之感。隨後,楊儀為了私憤,誅殺魏延三族。
從魏延的結局可以看出,他並沒有背叛蜀漢,若他想背叛,完全有三個選擇:第一,按兵不動,等大軍退走後他割據漢中;第二,悄悄率部投降司馬懿;第三,趁楊儀在半路,他搶先率兵直搗成都,拿下後主劉禪。
實際上,魏延並沒有這麼做,他僅僅是想阻止楊儀撤軍,他兵敗後,也是逃往漢中,並非曹魏。魏延之罪,並不在背叛,而是在他沒有遵從諸葛亮的「撤軍」遺命。
《三國誌》也認為: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而楊儀之所以要殺魏延,根本原因還是假公濟私。魏延為蜀漢征戰近30年,最終被自己人斬殺,不禁讓人唏噓!
楊儀殺掉魏延,自己也沒落到好下場。楊儀在沾沾自喜之際,老朋友費禕去和他聊天,楊儀竟然說:「當初丞相病逝之後,我若率軍歸曹,恐怕也是大功一件吧。」
費禕聽完大驚,連忙匯報給後主劉禪,劉禪貶楊儀為民,楊儀不服,多次申辯,最後被逮捕下獄,在絕望中自殺。楊儀之死,僅比魏延晚了一年。
五、諸葛失策
楊儀、魏延,諸葛亮身邊的左膀右臂,在諸葛亮死後的一年裡相繼去世。諸葛亮五次北伐,維持了蜀漢表面上的強盛,然而,他的左膀右臂內部火拚,讓蜀漢逐漸走向末路,當楊儀、魏延二人去世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姜維一人獨木難支,接下來所謂的「北伐」,成了表現型戰爭,蜀漢已經沒有資本對抗曹魏。
蜀漢兩名大佬的內鬥,竟然成了蜀漢潰敗的開始。歸根結底,還是諸葛亮的失策。
筆者認為,關於楊儀和魏延的內鬥,諸葛亮犯了三個錯誤:
其一,從「子午谷奇謀」開始,諸葛亮和魏延之間就有了嫌隙,但諸葛亮一邊重用魏延,一邊卻不找機會讓魏延釋懷,導致魏延不尊重丞相,更不遵從丞相遺命。這種結局,看似魏延之錯,實際上是諸葛亮沒有早早將二人的芥蒂解開,從這一點說,諸葛亮不是一個好同僚。
其二,諸葛亮明知楊、魏不和,還令二人同在左右,正確的人,或許沒有安放在正確的位置,從這點看,諸葛亮不是一個完美的領導。
其三,諸葛亮死前既然對魏延已經不信任,早料到魏延有可能不遵從撤軍指令,但沒有過早干預,任由事態發展。從這點看,諸葛亮雖然料事如神,卻沒有留下錦囊妙計,可謂失策。
魏延、楊儀去世之後,歷史彷彿在給蜀漢繼續開玩笑,諸葛亮欽定的繼承人姜維要出兵北伐,而諸葛亮另一位心腹費禕卻主張先發展蜀漢經濟、休養生息,姜維和費禕都在為蜀漢鞠躬盡瘁,但理念不同,二人相互牽制多年,形成了另一場內鬥。姜維每次帶兵出征,費禕總在人馬、糧草等方面使絆子,後來,費禕在家中慶賀新年時被刺客殺死,他的死因,疑點重重。
堅固的堡壘,一般都是從內部坍塌的,蜀漢也是如此。